[发明专利]转向机构及具有该转向机构的全挂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3175.1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红;王小亮;余永欣;董华周;尹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3/00 | 分类号: | B62D13/00;B62D59/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 地址: | 51806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机构 具有 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挂车,尤其与全挂车的转向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全挂车的机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全挂车包括:车架1’、安装在车架1’后部并位于车架1’后部下方的后轮总成2’以及安装在车架1’前部并位于车架1’前部下方的前轮总成3’。在车架1’与后轮总成2’之间安装有支撑车架1’的板簧(未图示);在车架1’与前轮总成3’之间安装有一转盘4’和一转盘架5’,转盘架5’位于转盘4’的下方用于安装和定位转盘4’,转盘架5’的前端安装有牵引架6’,牵引架6’牵动转盘4’转向,其在转向时,前轮总成3’随着牵引架6’的转动而转向,后轮总成2’不转向,这样势必造成后车轮的部分磨损及整车转弯半径大,转弯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全挂车的转弯半径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挂车转向机构,包括:一第一转向组件、一第二转向组件、四组连杆组件以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第二转向组件分别铰接在全挂车的车架上并分别位于车架的前部和后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组件相连;所述四组连杆组件中的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转向组件的左、右两侧并对应与全挂车前部左、右两侧的车轴相连,所述四组连杆组件中的另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二转向组件的左、右两侧并对应与全挂车后部左、右两侧的车轴相连;所述第一转向组件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向组件跟随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四组连杆组件跟随转动以实现全挂车前、后车轴总成可同时转向。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转向组件和第二转向组件的结构如下:
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一第一转向板、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向板上的一第一轴套曲臂、一第二转向板、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向板上的一第二轴套曲臂以及连接在第一、第二轴套曲臂之间的一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第二转向板均铰接在车架的纵中轴线上且所述第二转向板间隔位于第一转向板的后方;所述第一轴套曲臂和所述第二轴套曲臂位于全挂车车架纵中轴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第二轴套曲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设置在车架前部的两组连杆组件相连。
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一第三转向板以及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向板上的一第三轴套曲臂,所述第三轴套曲臂与所述第一、第二轴套曲臂均位于全挂车车架纵中轴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连接棒,所述第一连接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第三轴套曲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转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设置在车架后部的两组连杆组件相连。
所述第一转向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向板上的一第四轴套曲臂,所述第二转向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转向板上的一第五轴套曲臂,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一第二连接棒;所述第四轴套曲臂和所述第二轴套曲臂相对于车架纵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五轴套曲臂和所述第三轴套曲臂相对于车架纵中轴线对称;所述第四、第五轴套曲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棒的两端相连。
所述第二转向组件还包括一第四转向板、一端固定在第四转向板上的一第六轴套曲臂以及一第二连杆,所述第六轴套曲臂与所述第三轴套曲臂位于全挂车车架纵中轴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三、第六轴套曲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向板前端的第一牵引架和一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向板后端的第二牵引架。因第一转向板铰接在车架前端,第四转向板铰接在车架后端,所以,第一牵引架可与第一转向板一起转动从而使其在不使用时可隐藏在车架内,同理,第二牵引架也可与第四转向板一起转动而使其在不使用时可隐藏在车架内。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转向组件和第二转向组件的结构如下:
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一铰接在车架纵中轴线前部的第一转向板;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包括一铰接在车架纵中轴线后部的第二转向板;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对位于第一、第二转向板之间并相对于车架纵中轴线对称的第一、第二连接棒;所述第一连接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转向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转向板相连;所述第一转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设置在车架前部的两组连杆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转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设置在车架后部的两组第二连杆组件相连。
所述的全挂车转向机构,其中,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向板前端的第一牵引架和一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向板后端的第二牵引架。
本发明连杆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