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8410.8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明;沈伟;张家荣;杨玉千;杨永汉;李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H05K1/03;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照明为主时,常因亮度或照明范围上的需求,需要使用多颗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往往需要将多颗发光二极管排列成特定形状,以符合所需的光强度与亮度分布要求。
在制造上述灯具时,一般当前的做法是先将所需的发光二极管以表面贴装(SMT)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平面状的印刷电路板(PCB板)上,再将固定有发光二极管的印刷电路板接合在一起,从而使多颗发光二极管排列成特定形状。
然而,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制作方法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及制作成本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呈弯曲状的导电基板和若干发光二极管,该导电基板包括一可塑性基板及依次设置于可塑性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一电路层及一第二绝缘层,电路层设置有若干贯穿第二绝缘层的焊盘,所述若干发光二极管焊接于焊盘上。
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以表面贴装方式将若干发光二极管固定于一导电基板上;然后,弯折导电基板,使若干发光二极管排列成所需的形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采用可塑性基板,使其在制造时,可于发光二极管固定于可塑性的导电基板上后,再弯折导电基板,使若干发光二极管排列成所需的形状,因而可减少工序与加工时间,成本低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示出了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制造过程中几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制造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所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制造图6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所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导电基板100
可塑性基板1 第一绝缘层2
电路层3 第二绝缘层4
焊盘5 发光二极管6
固定板7 模具8、9
上模81、91 下模82、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呈弯曲状的导电基板100及若干发光二极管6。该导电基板100包括一可塑性基板1及依次设置于可塑性基板1一侧的第一绝缘层2、一电路层3及一第二绝缘层4,电路层3设置有若干贯穿第二绝缘层4的焊盘5。若干发光二极管6焊接于焊盘5上。
请参阅图2至图5,上述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制造:
首先,以表面贴装方式将若干发光二极管6固定于设计制作完成的可塑性的导电基板100上,使发光二极管6通过焊盘5电性连接至电路层3。
然后,将完成发光二极管6固定的导电基板100的两端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将完成发光二极管6固定的导电基板1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固定板7上,使其不因外力作用发生滑动或松动脱落,然后再利用一种如图5所示的模具对该导电基板100施加压力,也可加压与加热同时进行,使该导电基板100变形弯曲成图1所示的圆弧形弯曲形状让发光二极管照明的亮度与范围能够符合所需光强度和亮度分布。图5所示的模具包括一上模81及一下模82,在利用该模具对导电基板100施加压力时,应将导电基板100放置于上模81与下模82之间。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与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仅导电基板100的弯曲形状不同;相应地制造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模具与上述模具相比,也仅上模91及下模92的形状稍有不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利用可塑性基板1,使其在制造时,可于发光二极管6固定于可塑性的导电基板100上后,再弯折导电基板100,使若干发光二极管6排列成所需的形状,因而可减少工序与加工时间,成本低及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8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紧凑式图像增强管及装配有图像增强管的夜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