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锅底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9688.2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涂序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桂芳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锅底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硅合金压铸锅的热复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合金拉伸锅和铝硅合金压铸锅为了便于在电磁炉上使用,通常需要在锅体底部复上能导磁发热的复底片,从而达到多功能使用的效果。目前传统的复底技术手段有:
1.采用铆接冷压工艺进行复底,即在锅体上做出柱状的结构,复底片上做出孔状结构,采用冷压技术,将复底片与锅体压为一体。此工艺的缺点是热效率低,因为容易造成复底片与铝锅之间形成空隙,而使热传导下降。
2.采用热压技术,直接将锅体和复底板加热后进行高温高压复合,但需要在锅体与复底板之间加入一种金属充当粘合剂,而且复合的时间特别长,一般需要5min~30min,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
3.采用复打技术,类似不锈钢压力锅锅底的复打生产工艺,采用1000T以上的摩擦压力机进行打底,其复合的原理是利用摩擦压力机瞬间冲击力致使材料结合面产生高温后进行焊接,属摩擦焊技术范畴。还有,其摩擦压力机设备价格昂贵,维持费用高,每台设备投资都在100万元以上,每年的维修费用也需几十万元以上,一些小厂没有实力,难以实现批量生产。
这些复底技术手段都不是很理想,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容易生产制造、生产效率高的复合锅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容易生产制造、效率高的复合锅底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锅底,其包括有锅体底部和复底用的复底片,复底片覆盖固定在锅体底部上,其特征在于锅体底部和复底片相对表面分别成型有配合的纹路,通过先热挤压方法,再冷却方法,使复底片与锅底的结合晶界面在热量和挤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原子扩散焊接而复合为一体。
所述的纹路采用拉丝纹路。
所述的纹路是是采用80~100目的砂带对其表面进行拉丝,分布在整个复合用的钢片和需要复合的锅底表面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锅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锅体底部的复合面制造出纹路,对应地,复底片的复合面也制造出配合纹路,将锅体加热至少在400℃以上,将复底片加热至少600℃以上,然后将复底片与锅体底部按照纹路同方面相对配合方式贴合,采用热挤压方式压为一体,冷却即可。
所述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热挤压复合模具上需要加温,通常模具的温度应控制在200~250℃之间,以保持锅及复合片在复合牢固之前不要冷却得太快,以致影响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
所述的热挤压方式其比压控制在50~80Kg/mm2范围,时间2~10秒,时间越短越好。
所述的冷却采用自然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锅体在热复合前,锅体的复合面需要进行拉丝纹处理,复底片的复合面也需要进行拉丝纹处理,而且两者在热复合前,其丝纹同向放置后,在高温高压下两种金属的分子相互发生扩散反应,从而在两种金属的晶界面上溶合为一体,这样大大增加了两者复合的牢固度,而且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底前的锅体主视图;
图2为复底前的锅体剖视图;
图3为复底片的主视图;
图4为复底片的剖视图;
图5为复底后的锅体主视图;
图6为复底后的锅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复合锅底及其制造方法,在铝质的锅体底部1的复合面制造出拉丝纹路1.1,纹路1.1采用直条拉丝纹,拉丝纹路用80~100目的砂带在拉丝机器上完成,分布在圆形区域,对应地,用同样的方法将复底片2的复合面也制造出配合直条拉丝纹路2.1,分布在圆形区域,将锅体加热至少在400℃以上,将复底片加热至少600℃以上,然后将复底片2与锅体底部1按照纹路相对配合方式贴合,其基本要求是拉丝纹路必须同向放置,采用热挤压方式压为一体,在热压过程中,复合比压控制在50~80Kg/mm2范围,在5~10秒之内将复底片2与锅体底部1结合后,用几千吨以上的液压机直接将两者压为一体,然后自然冷却即可,生产效率高,这样使复底片2通过配合的纹路结构复合在锅体底部1,构成了复合锅,便于在电磁炉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桂芳,未经戴桂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