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157:H7大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6030.6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R1/1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5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157 h7 大肠菌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快速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157:H7大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二)背景技术
新发现和重新抬头的病原微生物是当前世界医学面临的新课题,肠出血性大肠菌O157:H7就是其中的一种。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艾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最主要的血清型,于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为新发病原菌。其致病性强,感染剂量极低,食入不足10个细菌即可引起疾病。该菌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C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死率高达30%以上,是全球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自1988年在江苏徐州检出首株EHEC O157:H7后,各地加强了对肠道门诊、畜禽及肉制品等的食品检测,相继从腹泻病人、家畜、家禽及食品中多次检出O157:H7大肠菌。通过对近几年我省O157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PCR法)发现我省主要以Stx2为主,同时携带Stx2和Stx1基因的菌株则比较少,这与国内其他省市分离出的大多数菌株相似,但与Fagan等报道则不同,故本研究主要选取stx2基因为靶基因进行检测。rfbE与fliC基因分别编码O157:H7菌体抗原O抗原及鞭毛抗原H抗原,针对这两种基因的检测将有助于O157:H7血清型诊断的进一步验证。
目前,大多数基层实验室鉴定O157:H7大肠菌仍主要依赖于传统培养方法、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方法,检验方法繁琐,费时费力,报告检验结 果时间长,难以适应快速检测的要求。近年来,PCR法检测O157:H7大肠菌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常规PCR、多重PCR、Real-time PCR等,但这些方法均需特殊的仪器,不适合在基层或小型实验室推广使用。Notomi等是2000年开发出的一种新的DNA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判读简单等特点,可以在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该方法已在一些国家地区被广泛应用,而国内对此技术研究则刚刚起步,应用LAMP技术检测O157:H7大肠菌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原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Notomi等2000年开发出的一种新的DNA环介导的恒温扩增法,即利用Bst大片段DNA聚合酶和根据不同靶序列设计的4-6条引物,特异地识别靶序列上的6个特定区域,在60~65℃等温条件下高效特异地扩增目的靶基因,终产物是具有与目的靶基因反相重复序列的茎环DNA。如果再设计1-2条环引物,则可大大提高扩增反应速度。该方法的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的产生与否判断靶基因的存在,抑或在体系中加入荧光染色试剂,在紫外灯下观察,对反应产物实时监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根据上述原理,针对O157:H7的O抗原编码rfbE、志贺样毒素stx2、H鞭毛抗原编码flic基因分别设计LAMP引物,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O157:H7大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O157:H7大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包括特异 性扩增引物、Bst DNA聚合酶、脱氧核糖核苷酸混合物、PCR缓冲液,所述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如下:
rfbE FIP(O抗原编码rfbE特异性扩增内引物FIP):
CTCTCTTTCCTCTGCGGTCCGATGTTTTTCACACTTATTGGAT;
rfbE BIP(O抗原编码rfbE特异性扩增内引物BIP):
TAAGGAATCACCTTGCAGATAAACTAGTACATTGGCATCGTGT;
rfbE F3(O抗原编码rfbE特异性扩增外引物F3):
AACAGTCTTGTACAAGTCCA;
rfbE B3(O抗原编码rfbE特异性扩增外引物B3):
GGTGCTTTTGATATTTTTCCG;
rfbE LB(O抗原编码rfbE特异性扩增环引物LB):
CGAAACAAGGCCAGTTTTTTACC;
stx2FIP(志贺样毒素stx2特异性扩增内引物FIP):
GGTTAATAACAGACACCGATGTGG-ACAGAGATATCGACCCC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