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硼膜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8909.6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祥;郭清秀;杨冰;赵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4 | 分类号: | C23C28/04;C30B29/38;C01B21/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萍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立方 氮化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硼膜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方法。属于宽带隙半导体或者超硬材料薄膜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硼(BN)是一种新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在氮化硼系统中,六方氮化硼(h-BN)和立方氮化硼(c-BN)是两个稳定的主相。其中尤以立方氮化硼具有出众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因此,有关它的材料制备与特性研究,以及工业化、器件化的探索近年来一直是各国科研工作者,以及诸如美国G.E、IBM,英国DeBeers等知名半导体公司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立方氮化硼的硬度、热导率仅次于金刚石;并且其抗化学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明显优于金刚石,尤其是它不像金刚石那样与铁族元素有亲合性,更适合铁族金属材料加工;当今,立方氮化硼的实用化主要集中利用它的机械与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磨具、刀具、工具的超硬涂层,精密窗口保护涂层,机床,航天,军工等领域。另外,立方氮化硼具有现知最宽的禁带(颗粒Eg≈6.4eV;薄膜Eg≈6.0eV),因此可以在很宽的光谱范围内有很高的光透过率。它还可实现n型与p型掺杂,因此立方氮化硼可以制备在特种环境下透明、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短波光电子器件。
立方氮化硼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需要人工合成。1957年,美国G.E公司的Wentorf用高温高压法(HTHP)首次合成了立方氮化硼粉末。然而,高温高压法设备要求苛刻,且只能制备立方氮化硼颗粒,颗粒尺度小(最大到mm量级),使工业化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一种半导体、超硬材料要实现更广泛的用途以及器件化、微型化就必须实现它的薄膜化。在1979年,Sokolowski首次报道使用低压气相沉积合成了更具应用前景的立方氮化硼薄膜。三十年来,各国研究者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气相直接沉积实现了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实验室制备,但一直在探索一种高立方含量氮化硼薄膜便利的、低成本、可工业化的制备方法。
普遍认为立方氮化硼薄膜的气相沉积需要经历成核与生长两个阶段,且成核阶段起决定作用。然而,成核阶段的参数窗口极其狭窄,同时需要设置衬底负片压装置,产生能量离子对薄膜表面的轰击,并且对于不同的制备方法与实验设备差异性很大。这会产生许多不利于立方氮化硼薄膜实用化的因素,诸如气相沉积直接制备高立方相含量氮化硼薄膜工艺控制困难;制备重复性差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立方氮化硼薄膜成为氮化硼中最难直接制备的材料,始终制约着立方氮化硼薄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进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次发明并实现了通过硼膜在特定温度下和氮气反应的方法,制得高质量的立方氮化硼薄膜。本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方法。第一步先在所选衬底上制备一层硼薄膜;第二步再对硼薄膜在特定温度下和氮气反应,使硼薄膜变为高质量的立方相氮化硼薄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流程实现:
第一步:将衬底进行清洗之后,在衬底材料上沉积一层硼薄膜;
第二步:硼薄膜在氮气气氛中进行加热,使薄硼膜和氮气反应,生成立方相氮化硼薄膜,加热温度为850~1100℃;反应时间为30~150分钟。
硼薄膜的制备属于现有技术,请参见:(①K.Kamimura,T.Yoshimura,T.Nagaoka,M.Nakao,Y.Onuma,and M.Makimura,“Preparation andThermoelectric Property of Boron Thin Film”,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154(2000)153-156和②S.Ozawa,M.Hamagaki,“Preparation ofself-supporting boron films by sputtering with electron beam excited plasma”,Vacuum,74(2004)417-421)。
本发明制备的立方氮化硼薄膜中立方相含量(立方相的体积分数)大于90%。采用普遍使用的傅立叶红外透射光谱(FTIR)(光谱仪型号为:WQF-310)来测定BN薄膜中的立方相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用以下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
实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