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炎作用的新型靶向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6670.0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彬;张传福;贾雷立;周育森;刘雪林;徐元勇;王勇;靳连群;孙岩松;黄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11;A61K39/395;A61K48/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万杰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作用 新型 靶向 融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特异靶向性的抗P选择素单链抗体靶向补体抑制物ScFv-Crry及其在制备治疗机体炎症反应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是人类疾病中最常见而复杂的病例过程,可以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和任何组织。炎症反应是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创伤后共同的重要的病理过程。从局部的病理变化看来,它们都有很多共同点,即都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过激反应。目前,大量的资料表明炎症的发生与P选择素的高表达和补体的激活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始于炎症细胞黏附、迁移、浸润、活化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炎症的起始步骤,这一过程是由炎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所介导。粘附分子是由细胞合成的一种复合膜蛋白,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外,在炎症过程中对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起着关键的作用。P选择素(P-selectinectin,Ps)又称(GMP-140),是一种分子量为140kD的I型膜糖蛋白,主要分布于静息血小板的α颗粒和内皮细胞的Weibel palade小体中。P选择素作为血小板/内皮细胞活化的标志和黏附受体,介导白细胞与活化内皮细胞等最初黏附,是启动炎症反应并维持炎症状态的重要成分。当受炎性介质刺激后,P选择素快速转位到细胞表面进行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上的抗原结合,介导白细胞在内皮上黏附、滚动、聚集及活化并释放炎症递质,参与炎症反应。P选择素参与了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关节炎、早老性痴呆病、骨质疏松症等)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其过度或持续表达已成为某些组织病变的标志。正常情况下P选择素不表达或低表达,受到炎症、损伤等因素刺激后可显著表达,且原先不表达的组织也出现表达。已有研究表明抗P选择素抗体、纯化游离P选择素、抗sLeX可抑制活化的血小板和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连接,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产生。因此,抑制P选择素表达及其细胞黏附作用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补体既是生理性防御物质,又是造成病理性损伤的介质。补体系统能促进吞噬和溶解靶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除外来抗原的侵害,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一些非免疫性因素的刺激下,补体系统活化又可产生炎症反应,并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损伤。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蛋白水解片段,从而介导各种生物学效应调节作用、引起炎症反应。另外,补体在细胞表面激活,由C5b-9组成MAC。MAC为大分子复合物,它形成跨膜孑L道,使大分子物质和离子双向流动,导致细胞溶解;MAC还能促进释放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和金属基质蛋白,加剧炎性反应。目前已证明,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如关节炎、早老性痴呆病、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的疾病的炎症反应均与补体的激活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