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平台移动医疗信息互动和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212.2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房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佳医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移动 医疗 信息 互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平台组成的移动医疗信息互动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疾病的及时会诊和跟踪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生对于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会诊,提出治疗意见。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医生在医院坐诊的时间并不能够保证,很多知名医生更是需要去各地进行医学交流,或者对外地患者进行会诊,无法进行及时的面对面会诊。患者资料多而复杂,既不方面携带,医院管理上也不允许医生外带患者资料,耽误患者诊治。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医疗信息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患者就医前和出院后希望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对于平时的保健也需要权威机构的指导和提示。对医生而言,医生也希望得到患者康复的信息反馈,了解社会对于医疗信息的需求,提出指导意见。但医生不可能将私人电话告知每一个患者,并且也不可能随时接待患者的咨询,各医院自身难以解决这种多层次、跨区域的医患信息服务。为了信息安全,医院内医生一般不能上网,造成医患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除此,全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医疗服务人员严重匮乏,去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28.42亿次,入院人数9828万人,医患之间信息沟通需求迫切,
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在飞速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停留在医院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尚未与患者和社会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互动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目前存在严重的医患信息不对称,在新医改方针下各医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但以短信为主的信息机服务,并不能解决医患沟通的实际需求,需要多平台共同打造一个医疗信息互动和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平台的移动式医疗信息互动和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随时提取患者医疗信息进行会诊,实现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医生之间及时的信息交流,为社会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医疗信息查询服务。
本发明涉及的系统包括:主数据库,信息传递系统,医生工作站和影像传输系统,具体如下:
主数据库储存所有信息数据,包括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向社会提供的各种医疗咨询信息等,对信息进行分类和管理,采用SQL server网络数据库,利用关系表结构存储。主数据库的信息包括:医院介绍、科室介绍、医生信息、辅助检查化验、费用查询、专家咨询、转接不同医院科室、预约挂号、各项预约安排、患者个人就诊信息、手术、体检、住院、会诊资料、会诊结果、患者留言、医院通知、患者建议和投诉、患者随访、专项调研、健康分类短信、医疗定位救援、健康管理卡、营养饮食推荐、专题讲座等。
信息传递系统用于将各种信息在医院、医生、患者、社会等不同用户中传递,其组成包括web门户网站,wap门户网站,短信网关和呼叫中心系统。患者可以通过以上信息传递系统进行注册,将个人信息、建议、要求、投诉等传至主数据库。医生对患者的会诊结果、会诊意见、医疗咨询信息等也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中的不同平台传递给患者,以此建立起医院、医生与患者间的互动和信息管理。
医生工作站是一个次级数据平台,包括患者信息、医生信息、医院通知、专题讲座等。当医生不能上网时,可以通过手机、呼叫中心等接受医生工作站内的患者信息,为患者进行会诊和咨询,并将会诊结果反馈回医生工作站,其终端数据形式为网页、短信和语音等。
影像传输系统用于解决海量医学动态影像的压缩、远程传输和阅读,能够将主要的医学造影和彩色超声系统输出的Dicom或MPEG格式的动态影像在不损失会诊细节的前提下,压缩处理至普通互联网带宽可以接受的文件尺寸,包括3G平台手机能够接受的尺寸和格式,并进行远程传输和会诊。传输的过程是通过FTP传输辅助Web页面提交,医生可以在Web页面查看,也可以通过内置了移动造影查看系统的智能手机查看。
影像传输系统包括传端压缩处理、服务器端二次处理、会诊端阅读标注、手机端阅读四部分的子系统,为web或wap系统的插件,文件压缩、管理和传输过程依赖于web或wap,文件阅读时需要在医生的电脑或手机上安装该软件的阅读子系统。
本发明中,所有信息的传递过程均有安全性保证。传输过程中利用MD5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患者在个人接受信息时,尤其是电信平台上,需要利用个人手机号码进行鉴权,从而保证所得资料与个人得以确认,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唯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佳医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佳医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降解的熔融金属抗氧化还原剂
- 下一篇:一种低压铸造车轮冷却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