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电池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628.7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岳 |
主分类号: | B60L11/00 | 分类号: | B60L11/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电池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是一种电动车电池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及人们对减少环境污染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电动机的纯电动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目前,在纯电动车的动力研究开发中,一般都把重点放在电动机或蓄电池的结构创新方面。众所周知,电机的功率等于转速乘以转矩,而电机在起动或低速时,其转速只是额定转速的几十分到几分之一,则为了满足功率要求,需要提供较大的转矩。并且,现有为电机供电的电池组都是以串联方式供电,则在电动机起步或低速加速时基本都是全压过电流供电,其启动瞬时峰值电流一般要超出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电池组必然以全电流通过每一电池,则电池极板在长期的全电流工作状态下极易损坏,使电池的寿命缩短,甚至会损坏电源结构。据初步统计,现有铅酸蓄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次数不到30%,整车的一组蓄电池连续循环使用行驶总里程一般不到3万公里。显然,改进纯电动车的电池供电系统,以减小启动瞬时峰值电流,从而提高电池组的续航能力和寿命是目前推进电动车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供电系统,使其在电动机启动时能大幅度地减小启动瞬时峰值电流,从而提高电池组的续航能力和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供电系统,使其在不加大体积、重量的情况下实现增加其放电容量的恒功率功率放电。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是,使能在电动机运转过程中在线改变电池组的联接方式,以使电动机在启动时避免全电流启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方案是,包括电动机、控制器和电池组,在本发明中,电池组至少包含有二只电池,在相邻电池间设一双刀双掷继电器,每一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连接,控制器控制双刀双掷继电器按电动机运转要求动作,使电池组实现串联/并联/串、并联供电。
如上所说本发明,电池组以二只电池的倍数配置,如根据对电动机功率的要求,电池组可配置有二只、四只、六只或八只电池。所说继电器可以是三刀双掷、四刀双掷、六刀双掷等多刀双掷继电器,可以是机械式多刀双掷继电器,也可以是电子固态继电器。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在相邻电池间设一具有常开、常闭触点的继电器,故在电动机起动或运行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器实施电池组的串联/并联/串、并联供电,即可实现在电动机全转速范围内实现电池组分级恒功率放电,通过多个电池分流原来由单个电池承担的过电流放电,使其放电流控制在额定放电容量以内,从而实现电池理想放电循环寿命。通过并联降压解决启动低速时不必要的全压运行时的超过暂态电压需求供电,减少了大部分无用功的浪费情况,从而降低功耗,提高运行效率,改变传统电机启动及低速区域效率过低状况。简言之,本发明能使其在电动机启动时大幅度地减小启动瞬时峰值电流,从而提高电池组的续航能力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中由二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一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中由二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另一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由四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一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由四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二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由四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三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由四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四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由六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一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由六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二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由六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三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由六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四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由八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一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由八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二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由八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三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由八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四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4E为本发明由八只电池构成电池组的第五种供电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一、图1A和图1B为本发明中由二只12V电池1、2构成电池组11的供电装置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岳,未经李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车车腿
- 下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