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8634.3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根如;郝茂盛;颜建锋;李士涛;陈诚;董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芯片 衬底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指提高芯片发光效率的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在交通指示、户外全色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利用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可能实现半导体固态照明,引起人类照明史的革命,从而逐渐成为目前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获得高亮度的LED,关键要提高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目前,芯片光提取效率是限制器件外量子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外延材料、衬底材料以及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别较大,导致有源区产生的光在不同折射率材料界面发生全反射而不能导出芯片。
目前已经提出了几种提高芯片光提取效率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芯片的几何外形,减少光在芯片内部的传播路程,降低光的吸收损耗,如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控制和改变自发辐射,通常采用谐振腔或光子晶体等结构;采用表面粗糙方法,使光在粗糙的半导体和空气界面发生漫射,增加其投射的机会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衬底对芯片的发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为减少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界面反射及内部吸收,可制备具有凸包形微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该微结构还可有效改善外延生长的缺陷。
然而在制备该衬底时,由于衬底材料蓝宝石的键能对光刻胶有一定的影响,使得光刻胶往往不能回流出理想的凸包形微结构,导致不能制造出优良的具有微结构图形的衬底,从而阻碍了芯片发光效率的提高。
鉴于此,提供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通过在衬底上垫一层金属,可隔离蓝宝石衬底键能对光刻胶的影响,使光刻胶在金属层表面能够回流出更理想的图形,有利于制造出优良的具有微结构图形的衬底,从而减少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界面反射及内部吸收,改善外延生长的缺陷,提高芯片发光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衬底上表面上镀一层金属层;
(2) 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一层光刻胶膜层;
(3) 应用光刻工艺将光刻胶膜层图形化以形成所期望的图案;
(4) 应用回流工艺熔化该光刻胶膜层,使该光刻胶膜层形成多个凸包形;
(5) 应用刻蚀的方法将该光刻胶膜层的多个凸包形轮廓传递到该衬底上,在该衬底上表面上形成多个凸包形微结构。
在所述的方法步骤(1)中,优选的采用电子束蒸镀或溅射技术在衬底上表面镀金属层。
在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刻蚀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
在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光刻胶膜层图形化形成的所期望的图案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的棱柱、圆柱、凌锥、圆锥、圆台或棱台;所述衬底表面的凸包形微结构的剖面轮廓线为弧线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0.1nm~100n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优选为钛、镍、铝、铬其中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衬底的材料为蓝宝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光刻胶膜层的厚度为0.5um~4u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回流工艺中烘烤温度为50℃~400℃、时间为0.1分钟~60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在衬底上垫一层金属,可隔离蓝宝石衬底键能对光刻胶的影响,光刻胶在金属层表面能够回流出更理想的图形,有利于制造出优良的具有微结构图形的衬底,从而克服了光刻胶直接在衬底表面上回流时无法形成优质的微结构图形的问题。
此外,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可在衬底上形成优质的凸包形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光的界面反射,降低光的吸收损耗,有效改善外延生长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1e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芯片衬底结构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为了示出的方便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