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404.1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柳永宁;陈秀明;张贵一;朱杰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36;C22C38/28;C22C38/26;C22C38/24;C22C38/22;C22C38/18;C22C38/14;C22C38/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二次 渗碳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渗碳体钢化学组成为C:0.8-1.8%、Al:0-3.0%、Cr:0-2.5%、Mn:0.2-0.8%、Si:0-0.2%、Mo:0-0.8%、Nb:0-0.1%、V:0-0.1%、Ti:0-0.1%、Re:0-0.05%、余量为F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渗碳体钢在正常铸造态、退火态以及正火态的组织特征为珠光体与在其基体上弥散分布的调幅分解组织,珠光体中渗碳体条片厚度为0.5-2.0μm,弥散析出物的尺寸为10-10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渗碳体钢经常规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组织特征为未溶球状渗碳体、马氏体组织或残余奥氏体组织;其中马氏体组织中有孪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和枣核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和枣核马氏体的亚结构为位错。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本征无网状二次渗碳体钢作为轴承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4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