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189.8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梅;吕红权;柳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红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人体的嘌呤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除减少,在体内蓄积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据2004年中国疾病与健康调查中心分析报告表明,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达1.2亿,其痛风患者超过75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0.97%年增长率增加。痛风实际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在吃吃喝喝过程中,不自觉摄入了过多的与痛风发病有关的高嘌呤饮食,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即痛风是吃出来的一种富贵病。
目前,临床上对痛风患者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症状选择性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所用的药物主要有三类:1、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苯磺唑酮等;2、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唯一在临床上应用);3、镇痛消炎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消炎痛、保太松类、布洛芬类、炎痛喜康、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但是上述药物只能用于缓解病情,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对人体肝、肾会产生毒副作用。
中医对痛风发病机理认为其原因有:素体阳盛,脏腑蕴毒,湿热浊毒,脾虚为本,湿浊为标,外邪侵袭,针对上述发病机理,采用以祛邪为主,通过除湿泄浊、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治法,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进行辩证组方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西药治疗痛风,只能缓解病情,不能治本,并且长期服用西药会对人体肝、肾产生毒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药源广、疗效快、成本低、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忍冬藤10-40、秦艽5-20g、生地5-20g、桑枝15-45g、制川乌5-12g、制草乌5-12g、甘草3-10g、知母5-25g、附子2-10g、当归5-25g、木瓜5-25g、防已5-25g、泽泻5-25g、薏苡仁10-50g、茯苓5-25g、威灵仙5-25g。
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忍冬藤30g、秦艽15g、生地15g、桑枝30g、制川乌8g、制草乌8g、甘草6g、知母15g、附子6g、当归15g、木瓜15g、防已15g、泽泻15g、薏苡仁30g、茯苓15g、威灵仙1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红梅,未经孙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剂型
- 下一篇:P70 S6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