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桥连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OLED中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20200.3 申请日: 2008-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1896494A 公开(公告)日: 2010-11-24
发明(设计)人: O·莫尔特;C·伦纳茨;E·弗茨;K·卡勒;N·兰格尔;C·席尔德克内希特;J·鲁道夫;G·瓦根布拉斯特;渡边宗一 申请(专利权)人: 巴斯夫欧洲公司
主分类号: C07F15/00 分类号: C07F15/00;C07F19/00;H01L51/00;H05B33/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刘金辉;林柏楠
地址: 德国路***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桥连碳烯配体 过渡 金属 配合 及其 oled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桥连的环金属化(cyclometalated)碳烯配合物,一种制备桥连的环金属化碳烯配合物的方法,桥连的环金属化碳烯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桥连的环金属化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桥连的环金属化碳烯配合物的发光层,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利用了材料在受到电流激发时的发光性能。作为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的替代品以生产平面可视显示单元,OLED尤其受到关注。包含OLED的器件由于非常紧密的构造和固有的低能耗,它们特别适于移动应用,例如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

OLED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合适的OLED构造(层)例如描述于WO2005/113704和其中引用的文献中。

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许多在受到电流激发时发光的材料。

WO 2005/019373首次公开包含至少一种碳烯配体的不带电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OLED中的用途。根据WO 2005/019373,这些过渡金属配合物可用于OLED的任何层,其中配体结构或中心金属是可变化的,以用于调节至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所需性能。例如,过渡金属配合物可用于OLED的电子阻挡层、激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或发光层,其中优选将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体分子用于OLED。

WO 2006/056418公开了不带电荷的过渡金属碳烯配合物的用途,其中所用碳烯配体可以是桥连的碳烯配体。合适的桥连碳烯配体具有如下通式:

其中星号表示n-键接的乙烯碳原子α位的桥A的碳原子或合适的杂原子,和B表示由烷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或杂芳基(Y1)和化学单键,C(Y4)2、C(O)、O、S、S(O)、SO2或NY5组成的桥。

WO 2005/113704涉及用于OLED的碳烯-金属配合物。在所述许多合适的碳烯配体中,提及了两种桥连配体:

具有较早优先权日但在本申请的优先权日还未公开的申请PCT/EP2007/053262公开了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heteroleptic)碳烯配合物。碳烯配体可以是桥连的碳烯配体,和所述桥连碳烯配体包括具有下式的那些:

WO 2007/095118涉及环金属化咪唑并[1,2-f]菲啶和二咪唑并[1,2-a:1’,2’-c]喹唑啉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及其等电子体和苯并稠合类似物。根据WO 2007/095118,提供了具有延长寿命的发蓝色磷光的OLED。

尽管特别是作为发光物质适用于OLED的桥连碳烯配合物是已知的,提供可在工业上使用的更稳定和/或更有效的化合物还是需要的。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电致发光应理解为指电致发荧光(electrofluorescence)和电致发磷光(electrophosphorescence)两者。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OLED的桥连碳烯配合物。尤其需要提供具有比现有过渡金属配合物改善的性能谱,如改善的效率和/或改善的寿命/稳定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该目的通过提供通式(Ⅰ)的桥连的环金属化碳烯配合物而实现:

其中符号各自如下所定义:

M为选自元素周期表(CAS版)第IB、IIB、IIIB、IVB、VB、VIB、VIIB、VIIIB族,镧系元素和第IIIA族金属的金属原子,它们处于合适金属原子可能的任何氧化态;更特别优选Fe、Os、Co、Rh、Ir、Ni、Ru、Pd和Pt、Cu、Au、Ce、Tb、Eu,甚至更特别优选Os、Ru、Rh、Ir和Pt,非常特别优选Ir、Os和Pt;

K为不带电荷的单齿或双齿配体;

L为单阴离子或双阴离子配体,优选单阴离子配体,其可以是单齿或双齿的;

X为CH、CR1或N;

Y为S、O、PR2或SiR22

A、D、G、E、A’、D’、G’和E’各自独立地为CH、CR3或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0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