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引线框的光生伏打电子组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04885.5 申请日: 2008-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1657905A 公开(公告)日: 2010-02-24
发明(设计)人: R·乔斯 申请(专利权)人: 弗莱克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1/00 分类号: H01L3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曹 若
地址: 美国科***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引线 光生伏打 电子 组件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依据35U.S.C.§119(e)要求于2007年2月14日提交 的共同待审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901,377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在此作为参考而被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生伏打模块组件。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具 有聚光透镜(concentrator lenses)和/或反射镜(mirror)的光生 伏打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化成电功率,当前一些光生伏打(PV) 太阳能模块中的电子部分的设计使用的是非硅基的半导体,如位于Ge 基板上的GaAs管芯。也可使用其它半导体如CIGS或InP。这些化合物 半导体通常比相应的硅基半导体更高效。由于效率更高,因此光生伏 打电池可以体积很小。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会使用聚光透镜或感杆 将入射在大表面区域上的阳光会聚到小的PV管芯上。聚光器型的PV 组件可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入射太阳光会聚到半导体器件 上。由于实现了太阳能的高度会聚,因此导致该模块在高温环境中运 行。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导致产生了附加的热量,因此可使温度进 一步升高。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BeO(氧化铍)来安装基板,原因在于 氧化铍具有较强的导热性。BeO的导热性使得半导体器件中的热量可实 现热连通,并随后将所述热量输运至外部吸热装置。然而,BeO的成本 较高并且有毒。此外,BeO是电绝缘体,且因此还要采用普通印刷电路 板(PCB)技术在BeO基板上形成金属迹线,所述金属通常为铜。接收 器的微电子组件中的另一要素是:在热量高度会聚的情况下,需要实 现精密公差并使光学器件与半导体和基板对齐。准确地放置聚光器需 要成本较高的设备和工具且需要专业的操作者、技术人员和资源。

需要提供这样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和方法通过互连装置将能 量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且用于将热量从电子模块传递至周围环境,所述 传递可包括将热量通过基板传递到达吸热装置并且传递到环境中。进 一步地,需要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不会引入有毒材料且 仍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一步地,需要一种具有成本效率的能够实现 精密公差的PV组件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光生伏打装置的装配组件包括 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具有正表面和背表面。第一注模填料(mold compound)对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基板形成包封。具有阳极和阴极的 至少一个光生伏打装置被联接至所述金属基板的所述正表面。第二注 模填料对所述第一注模填料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包封。所述第二注模填 料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被构造以便接收太阳能聚光器。所述太阳能聚 光器被构造以便将光会聚到所述至少一个光生伏打电池上。所述金属 基板的所述背表面能够被氧化。所述第一注模填料和所述第二注模填 料能够通过普遍公知且普遍理解的模制成型技术被施加。所述装配组 件可进一步包括保护二极管。此外,所述装配组件可进而被安装在主 动式或被动式吸热装置上。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可用液体对所述装配 组件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组装光生伏打装置的方法包括将第 一注模填料施加到具有正表面和背表面的金属基板上并且对所述金属 基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包封。至少一个光生伏打装置被安装在所述金 属基板的所述正表面上。第二注模填料对所述第一注模填料的至少一 部分形成包封,在所述第二注模填料中形成了开口,所述开口被构造 以便接收太阳能聚光器。太阳能聚光器被构造以便将光会聚在所述光 生伏打装置上,该太阳能聚光器被安装到所述金属基板上。在一些实 施例中,可采用标准的众所周知的模制成型技术施加所述第一注模填 料和所述第二注模填料。所述组装方法还可包括将所述金属基板安装 到被动式或主动式吸热装置上的步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 包括对所述装配组件进行液体冷却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施加了第一注模填料的PV组件;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PV组件的近视图;

图1C示出了图1A中的PV组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

图2A示出了施加了第二注模填料的PV组件;

图2B示出了施加了第二注模填料的组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

图2C示出了施加了第二注模填料的PV组件的剖视图;

图2D示出了与太阳能聚光器安装在一起的PV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莱克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弗莱克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薄硅太阳能电池的金属箔辅助制造-201380072139.0
  • 林承笵;加布里埃尔·哈利 - 太阳能公司
  • 2013-06-20 - 2019-01-18 - H01L31/00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从硅基板割离出硅板(704)。所述硅板的背面包括所述P型掺杂区域(104)和N型掺杂区域(106)。将金属箔附接(706)到所述硅板的背面。所述金属箔可有利地用作内置载体,用于在处理所述硅板的正面期间抓握所述硅板。另一个实施例涉及包括硅板(302)的太阳能电池,所述硅板在背面上具有P型掺杂区域(104)和N型掺杂区域(106)。将金属箔(306)粘合到所述硅板的背面,并且在所述金属箔与所述掺杂区域之间形成触点((604)和(606))。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他实施例、方面和特征。
  • 高通量激光烧蚀方法和用于在太阳能电池中形成接触孔的结构-201280048567.5
  • 金泰锡;加布里尔·哈利;戴维·D·史密斯;彼得·约翰·卡曾斯 - 太阳能公司
  • 2012-08-15 - 2018-11-27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激光烧蚀而形成的太阳能电池(300)的接触孔,以适应多种太阳能电池设计。通过引入具有例如比上覆的金属接触更窄的宽度的线性基极扩散区,从而改进了太阳能电池烧蚀过程的通量。通过具有到达基极扩散区的接触孔也可改进太阳能电池烧蚀过程的通量,所述到达基极扩散区的接触孔垂直于到达发射极扩散区的接触孔。为了允许连续激光扫描,可将激光阻挡层设置于层间介质上,以防止在某些区域上形成接触孔,所述某些区域为例如其中一种极性的金属接触可向相对极性的扩散区进行电分流的区域。在混合设计中,太阳能电池可具有线性和散布式基极扩散区这两者。可使用电光调制器以允许在散布的基极扩散设计中进行连续激光扫描。
  • 用于在光学和相关装置中应用的纳米图案化表面的制造-201780016794.2
  • P·摩凯里恩·泰伯里;M·莫里斯;R·森塔玛拉凯南 - 科克大学
  • 2017-01-13 - 2018-11-23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溶液的工艺,该工艺基于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BCP)纳米光刻用于在大面积的光学表面上制造周期性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在光子、光学或其他相关装置中应用的纳米图案化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基底材料;将嵌段共聚物(BCP)材料沉积在该基底材料上;以及使用至少一种溶剂使这些BCP相分离,该溶剂选择为促进聚合物链松动并引起相分离以制造该纳米图案化表面;其中该纳米图案化表面包括具有100nm或更大的域或直径的结构的有序阵列。还描述了一种新型光子装置和光学装置。
  • 紧凑光电模块以及用于这样的模块的制造方法-201480049944.6
  • 西蒙·古布斯尔;马里奥·切萨纳;马库斯·罗西;哈特穆特·鲁德曼 - 赫普塔冈微光有限公司
  • 2014-08-20 - 2018-08-14 - H01L31/00
  • 本发明描述了各种光电模块,并且所述光电模块包括一或多个光电装置。每个光电模块包括一或多个光电装置。侧壁侧向包围每个光电装置并且可与所述光电装置侧面直接接触,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与包围所述光电装置的包覆成型件直接接触。所述侧壁可例如由真空注入材料构成,所述真空注入材料对由所述光电装置所发射或可由所述光电装置检测的光是非透明的。所述模块还包括了无源光学元件。根据实施方案,所述无源光学元件可在用于所述模块的盖件上、直接在所述光电装置的顶表面上或包围所述光电装置的包覆成型件上。还描述了制造这样的模块的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可以促进使用晶片级工艺来制造所述模块。
  • 光电转换网眼布和太阳棚-201380078909.2
  • 龚蜀刚;江勇;黄涛;郭之灵;郭建军 - 深圳市智碳有机农牧能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2013-08-16 - 2018-08-14 - H01L31/00
  • 一种光电转换网眼布和太阳棚,光电转换网眼布(1),包括布体(15),所述布体(15)中设有多个网眼(12),多个所述网眼(12)贯穿所述布体(15),且呈相间布置,所述布体(15)的一面上设有防水设置且电性连接于储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元件(11)。网眼布(1)的布体(15)中设有多个网眼(12),其具有通风效果,可以减弱强风,网眼(12)可以分割雨水,将落在其上的雨水,分割为水雾状,且利用光电转换元件(11)将阳光转换为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中,网眼(12)对光线进行多次折射及反射,将进入其内的光线进行多次分割,减少网眼(12)布下的生物等对雨水及阳光的敏感性,且节能环保。
  • 在碳纳米管的定向阵列上形成的多层涂层-201380060639.2
  • B·蔻拉;A·夏尔;V·辛格 - 佐治亚科技研究公司
  • 2013-10-21 - 2018-07-10 - H01L31/00
  • 本文描述了含有碳纳米结构‑氧化物‑金属二极管,诸如碳纳米管(CNT)‑氧化物‑金属二极管的阵列,以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阵列含有垂直定向的碳纳米结构,诸如用介电层的保形涂层(如金属氧化物)涂布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碳纳米结构的尖端用诸如钙或铝的低逸出功金属涂布以在尖端处形成纳米结构‑氧化物‑金属界面。所述阵列由于其固有的低电容可以在高达约40皮赫的频率下用作整流天线。本文所描述的阵列在低至0.3V的低开启电压和高达约7800mA/cm2的大电流密度以及至少约10、15、20、25、30、35、40、45、50、55或60的整流比下产生高度不对称性和非线性。
  • 使用对齐磁性纳米颗粒的增强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201380012406.5
  • 巩雄 - 阿克伦大学
  • 2013-03-25 - 2018-06-05 - H01L31/00
  • 具有增强效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利用由聚合物/富勒烯和Fe3O4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形成的活性层。在形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所述复合物混合物经受外部磁场,所述外部磁场导致纳米颗粒将它们的磁偶极矩沿着磁场方向对齐,以便形成多个Fe3O4纳米链。这些纳米链用于调节聚合物/富勒烯的形态和相位分离,并且还用于通过纳米链的自旋极化来诱导内部电场,用于增加太阳能电池中的电荷分离和电荷输送过程,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最终的光伏转换效率(PCE)。
  • 太阳能电池中金属结构的形成-201480032924.8
  • 约瑟夫·弗雷德里克·本克 - 太阳能公司
  • 2014-06-11 - 2018-01-16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是通过电镀铜而形成,所述电镀使用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电镀晶种(211)。所述电镀晶种包括铝层,所述铝层通过所述电介质层中的接触孔连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区。在所述铝层上形成镍层,所述镍层‑铝层堆叠形成所述电镀晶种(212)。所述铜是在镀铜液中被电镀的,所述镀铜液使用甲磺酸代替硫酸作为支持电解质(213)。
  • 低电压光电检测器-201380078087.8
  • 那允中;H-D·刘;Y·康;S-L·陈 - 英特尔公司
  • 2013-08-02 - 2017-08-08 - H01L31/00
  • 一种低电压光电检测器结构包括可以是Ge的半导体器件层,该半导体器件层设置在可以是Si的衬底半导体上方,例如在光集成电路(PIC)芯片内横向延伸的波导的部分之内。在器件层形成于绝缘层上方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去除绝缘层以暴露半导体器件层的表面,并且在高场区之内形成钝化材料以作为绝缘层的替代。在其它实施例中,通过在金属-半导体-金属(MSM)架构中将电极隔开、或在p‑i‑n架构中将互补掺杂区域隔开,来提供足以在一距离上引发碰撞电离的场强,该距离不显著大于比载流子为了获得足够能量以用于碰撞电离而必须行进的距离大一个数量级的距离。
  • 面板、面板的制造方法、太阳电池模块、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201180058759.X
  • 阪本行 - 阪本顺
  • 2011-12-05 - 2017-05-10 - H01L31/00
  • 本发明的面板(100)具备基板(10)、电极(20)和透明导电层(30),该电极(20)设置于基板(10)上,该透明导电层(30)设置于基板(10)上,并设置于电极20的侧部。电极(20)具有与透明导电层(30)接触的接触区域(20a)、和不与透明导电层(30)接触的非接触区域(30b)。优选的是,电极(20)的一部分露出于透明导电层(30),透明导电层(30)相对于延伸在规定方向上的电极(20)分开在一侧及另一侧。
  •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1280075953.3
  • 周明杰;王平;黄辉;陈吉星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2012-09-28 - 2017-03-08 - H01L31/00
  • 提供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在清洁的玻璃基底(1)上依次制备阴极(2)、电子缓冲层(3)及活性层(4),在活性层(4)上制备阳极(5),步骤为,将聚3,4‑二氧乙烯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溶解得到聚3,4‑二氧乙烯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溶液,将氧化锌溶解于醋酸得到氧化锌溶液,将氧化锌溶液与聚3,4‑二氧乙烯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活性层(4)上旋涂所述混合液后干燥,制备得到阳极(5),最终得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利用阳极与活性层的折射率差异,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制备过程简单,并采用倒置结构,利于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寿命,使该产品和方法具有产业化应用的前景。
  • 高能光子向电力的转换-201180012910.6
  • T.塔吉马;M.宾德鲍尔 - TRI阿尔法能源公司
  • 2011-01-01 - 2016-10-26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高能光子的能量转换成电力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采用带有不同原子电荷的一系列材料,以利用通过单个高能光子经一连串俄歇电子发射的大量电子发射。在一个实施例中,高能光子转换器优选地包括由夹在第二材料的层之间的第一材料的层构成的线性分层纳米级晶圆,其中所述第二材料的原子电荷数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原子电荷数。在其他实施例中,纳米级的层以管状或壳状构型被构造和/或包括第三绝缘材料的层。
  • 具有防潮层的外延硅太阳能电池-201480033177.X
  • 大卫·D·史密斯 - 太阳能公司
  • 2014-09-22 - 2016-02-03 - H01L31/00
  • 一种薄外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在背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掺杂氧化物层。用作防潮层的氮化硅层形成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掺杂氧化物层上(207)。所述掺杂氧化物提供用于在外延硅层中形成掺杂区的掺杂剂。金属触点通过所述氮化硅层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掺杂氧化物层电耦接至所述掺杂区(208,209)。
  • 具有渐变掺杂区域的太阳能电池和制造具有渐变掺杂区域的太阳能电池的方法-201380066749.X
  • H·希斯尔迈尔;B·阿迪博 - 因特瓦克公司
  • 2013-12-17 - 2015-11-11 - H01L3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诸如渐变发射极的渐变掺杂区域的光伏电池,以及一种制造具有诸如渐变发射极的渐变掺杂区域的光伏电池的方法。在表面上调节掺杂以使阻性(I2R)功率损耗最小化。渐变发射极提供薄层电阻在线之间的整体距离内的逐渐变化。渐变发射极分布可以接近金属线具有较低的薄层电阻,并且在距金属线边缘较远时具有较高的薄层电阻。薄层电阻是渐变的,使得在I2R功率损耗由于电流拥挤而最高之处薄层电阻较小。渐变发射极相对于选择性发射极的一个优势是经提高的效率。渐变发射极相对于选择性发射极的另一个优势是使对低薄层电阻区域的金属化的对准更容易。
  •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放射状布置的金属触指-201280075853.0
  • 斯塔凡·韦斯特贝格;彼得·J·卡曾斯 - 太阳能公司
  • 2012-12-14 - 2015-05-20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包括负金属触指(401)和正金属触指(451)。所述负金属触指(401)与所述正金属触指(451)交叉。所述金属触指(401,451),即正金属触指和负金属触指两者,具有放射状设计,在其中,它们放射状地延伸以围绕对应接触焊盘(110)的周边的至少25%。所述金属触指(401,451)具有弯曲点,其共同形成在所述接触焊盘(110)内具有中心点的放射状图案。恰好两个金属接触焊盘合并成比所述恰好两个金属接触焊盘中的任一个宽的单个前导金属接触焊盘。
  • 使用氧化锌纳米线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宽带聚合物光检测器-201380012377.2
  • 巩雄 - 阿克伦大学
  • 2013-03-25 - 2015-05-06 - H01L31/00
  • 聚合物光检测器具有倒置器件结构,其包括通过活性层从阳极分离的氧化铟锡(ITO)阴极。活性层被形成为由共轭聚合物(如PDDTT与PCBM)的复合物。此外,将形成为ZnO纳米线矩阵的阴极缓冲层安置于ITO阴极上,同时将MoO3阳极缓冲层安置于高功函数金属阳极与活性层之间。在所述光检测器的操作期间,所述ZnO纳米线允许有效提取电子和有效阻挡来自所述活性层的空穴到达所述阴极。因此,允许所述聚合物光检测器实现类似于无机光检测器的光谱响应和检测能力。
  • 包含搭叠光伏瓦片的光伏模块及其制造工艺-201380016212.2
  • 何甘;莱拉·S·马托斯;肖恩·斯库利 - 奥塔装置公司
  • 2013-02-01 - 2014-12-10 - H01L31/00
  • 披露了一种光伏模块。该光伏模块包括一个被安置在一个透明前基板和一个后基板之间的搭叠瓦片阵列,其中,该搭叠瓦片阵列包括相互之间电电接触并且成多个重叠排定位的多个光伏瓦片。每个光伏瓦片包括安置在一个外延膜叠层上的一个前金属接触层,该外延膜叠层被安置在一个后金属接触层上,该后金属接触层被安置在一个支持载体层上。该光伏模块包括与该搭叠瓦片阵列电接触并且被安置在该前和后玻璃基板之间的至少一个母线排。该光伏模块还包括该前和后玻璃基板之间的一个封装层。
  • 垂直堆叠的光伏和热太阳能电池-201080071272.0
  • S·柯伦;S·迪亚斯;廖康庠;S·D·亚穆班;A·哈达尔;N·艾雷 - 休斯敦大学
  • 2010-12-21 - 2014-12-03 - H01L31/00
  • 本发明通过按照利用薄膜半导体的堆叠形式垂直排列的光伏模块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系统,该薄膜半导体从有机和无机薄膜半导体中选择。堆叠电池可以是按照平面方式制造、然后按照有角度形式垂直地定向(也称为倾斜)以使光捕获方面最大的电池。使用堆叠配置系统允许使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金属。通过使设备具有斜面或用不同的折射率材料来覆盖该设备的末端,使光被向回反射。层叠的电池之间的接触可串行地或并行地完成。本发明使用集中器体系结构,其中光被引导到包含用于吸收从而减少热能产生的热流体通道的电池中。
  • 光电传感器-201410144047.5
  • 宫田毅;中嶋淳;宫下诚司;今井清司;大槻一也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14-04-11 - 2014-10-29 - H01L3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能够削减制造工时的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具有传感器电路装配体。传感器电路装配体包括投光元件、受光元件、投光支撑部、受光支撑部以及连接部。投光元件与受光元件相互相向。投光支撑部从投光元件延伸,并支撑投光元件。受光支撑部从受光元件延伸,并支撑受光元件。连接部连接投光支撑部的一端与受光支撑部的一端。连接部包括密封部及从密封部突出的第一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包括第一压接部以及用于能够向压接方向按压第一压接部的第一按压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