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达驱动独立转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332.7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代友;郭剑锋;王志国;刘昌盛;王力波;谭学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14 | 分类号: | B62D5/14;B62D5/08;B62D6/00;B62D113/00;B62D1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驱动 独立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运输设备的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独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吨位的多轴工程车辆转向系统分为机械连杆转向系统和油缸驱动独立转向系统两大类。机械连杆转向系统是通过连杆将所有转向轴连杆连接起来,转向油缸推动连杆转向,进而实现所有轴线整体转向;油缸驱动独立转向系统由控制器、角度传感器、比例多路阀、转向油缸和连杆机构等组成,每个悬架上都有一个角度传感器,悬架的角度位置信号通过该传感器发送到控制器,将实际位置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器通过比例多路阀来控制每个独立悬架的转向油缸工作,转向油缸与轮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但是,上述两种转向系统都存在缺陷。机械连杆转向系统可以实现的转向模式有限,并且转向模式的转换是通过改变每个轴线之间的连杆连接位置来实现的,操作程序复杂,效率低;另外,机械连杆机构的孔位计算采用的是一种模糊计算方式,即在围绕同一转向中心转向的时候,各轴线的转向半径近似相等,因此转向时各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误差。油缸驱动独立转向系统中的每个转向桥都要求一个油缸来驱动,这样就需要有较大的布置空间,在布置空间有限的工程车辆上难以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大吨位工程车辆转向操作复杂、精确度低及布置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马达驱动独立转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液压变量泵,用于提供转向系统的压力油;
回转支承,用于驱动工程车辆的转向;
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回转支承的转向角度信息,并发送所述角度信息;
液压马达,用于向所述回转支承提供驱动力矩;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角度信息和预先存储的转向模式信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信号;
比例多路阀,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调节输出压力油的流量;
溢流阀,用于设定转向系统的压力;
液压油箱,用于存贮液压油;
所述液压变量泵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箱和比例多路阀相连,所述比例多路阀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液压马达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承和液压油箱相连,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回转支承相连,所述溢流阀分别与所述液压变量泵和比例多路阀相连。
所述系统还包括高压管路过滤器;所述高压管路过滤器分别与所述液压变量泵、比例多路阀和溢流阀相连,用于过滤所述液压变量泵输出的压力油。
所述系统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与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箱、溢流阀和比例多路阀相连,用于过滤所述比例多路阀T口的回油。
所述液压变量泵为负载敏感变量的柱塞泵;所述柱塞泵根据转向负载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泵的输出量,输出转向系统所需要的压力流量。
所述回转支承具体为双蜗杆回转支承或单蜗杆回转支承;所述双蜗杆回转支承或单蜗杆回转支承直接驱动工程车辆的转向;所述双蜗杆回转支承或单蜗杆回转支承由带齿回转支承、蜗杆、壳体、角度传感器和连接套构成,所述带齿回转支承与所述蜗杆相连,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蜗杆相连,所述蜗杆与所述连接套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蜗杆相连。
所述比例多路阀具体为负载敏感多路阀;所述比例多路阀的工作油口管路分别与每个转向桥相连,并分为两路分别进入所述液压马达。
所述液压马达具体为低速大扭矩马达或高速柱塞马达;当所述液压马达为高速柱塞马达时,所述系统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所述高速柱塞马达和回转支承之间,用于增加输出扭矩。
所述控制器具体为可编程控制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回转支承转向,解决了大吨位工程车辆多模式转向操作复杂及布置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大吨位工程车辆转向角度的精确度,降低了转向系统结构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达驱动独立转向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蜗杆回转支承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蜗杆回转支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开口隔板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压装装置、部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