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被压缩气体推力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232.X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熊伟;王祖温;王旭;马文琦;弓永军;关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压缩 气体 推力 省气型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增压器,尤其是一种利用被压缩气体推力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93202109.3、94248365.0和200820030513.7的实用新型均是对驱动活塞两侧的驱动腔都供给驱动气体,并在行程末端将驱动腔内压力仍较高的驱动气体引导到增压腔外围的套筒对增压腔进行冷却,最后全部排放到大气,导致增压器的驱动气体耗气量过大,进而对为增压器提供驱动空气的空压机的功率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增压器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被压缩气体推力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被压缩气体推力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由换向阀、驱动腔左端盖、驱动腔右端盖、驱动缸体、左先导阀、右先导阀、驱动活塞、增压活塞、活塞连接杆、增压缸体、增压腔端盖、冷却缸套、进气单向阀、排气单向阀、排气消音器和轴承呼吸口组成,换向阀安装在驱动右端盖内,左先导阀和右先导阀分别安装在驱动腔左端盖和驱动腔右端盖内,由驱动活塞的无杆侧与有杆侧撞触,来对换向阀的阀芯两端进行通泄放气,从而控制换向阀的自动切换。驱动腔由驱动腔左端盖和驱动腔右端盖、驱动缸体以及驱动活塞组成,增压腔由增压缸体、增压腔端盖和增压活塞组成,活塞连接杆穿过驱动右端盖将驱动活塞和增压活塞连接,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嵌在增压端盖内,冷却缸套在增压缸体的外围,排气消音器安装在冷却缸套上,轴承呼吸口安装在驱动腔右端盖上。
换向阀进气侧两接口一路与气源相连接,一路与冷却缸套相连接;换向阀排气侧两接口分别与驱动无杆腔和有杆腔相连接。换向阀在其左位时,即压缩行程,气源与驱动无杆腔相连接,驱动有杆腔经冷却缸套与大气相连接;换向阀在其右位时,即吸气行程,驱动无杆腔和有杆腔都与冷却缸套相连接,驱动无杆腔内气体进入冷却缸套,对增压缸体冷却之后排放到大气。即只在压缩行程供给驱动气体,而吸气行程始终不供给驱动气体,从而节省了吸气行程的驱动气体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使驱动气体在压缩行程进入驱动无杆腔进行压缩行程,而在吸气行程将驱动气源切断,依靠增压端被压缩气体进气对增压活塞的推力来驱动吸气行程,从而节省了吸气行程驱动气体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向阀,2、驱动腔左端盖,3、驱动腔右端盖,4、驱动缸体,5、左先导阀,6、右先导阀,7、驱动活塞,8、增压活塞,9、活塞连接杆,10、增压缸体,11、增压腔端盖,12、冷却缸套,13、进气单向阀,14、排气单向阀,15、排气消音器,16、轴承呼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换向阀1、驱动腔左端盖2、驱动腔右端盖3、驱动缸体4、左先导阀5、右先导阀6、驱动活塞7、增压活塞8、活塞连接杆9、增压缸体10、增压腔端盖11、冷却缸套12、进气单向阀13、排气单向阀14、排气消音器15和轴承呼吸口16组成,换向阀1安装在驱动右端盖3内,左先导阀5和右先导阀6分别安装在驱动腔左端盖2和驱动腔右端盖3内,由驱动活塞7的无杆侧与有杆侧撞触,来对换向阀1的阀芯两端进行通泄放气,从而控制换向阀的自动切换。驱动腔由驱动腔左端盖2和驱动腔右端盖3、驱动缸体4以及驱动活塞7组成,增压腔由增压缸体10、增压腔端盖11和增压活塞8组成,活塞连接杆9穿过驱动右端盖3将驱动活塞7和增压活塞8连接,进气单向阀13和排气单向阀14嵌在增压端盖11内,冷却缸套12在增压缸体10的外围,排气消音器15安装在冷却缸套12上,轴承呼吸口16安装在驱动腔右端盖3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刚通上驱动气源时,换向阀1在驱动气体的推动下首先位于左位,驱动气体经换向阀1的P口和A口进入驱动无杆腔,推动驱动活塞7进行压缩行程。在此行程过程中,增压缸体10内气体在高压活塞8的压缩下经排气单向阀14排出。当活塞运动到压缩行程末端时,驱动活塞7触碰到右先导阀6,使换向阀1大面积先导端通气,换向阀1换向至右位。驱动气体被封断,活塞组件在进气对增压活塞8的推力的作用下开始吸气行程,低压气体经进气单向阀13进入增压缸体10内。在吸气行程过程中,驱动无杆腔和有杆腔内气体都经换向阀的A口、B口和R口排到冷却缸套12,最后经消音器15排放到大气。当活塞运行到吸气行程末端时,驱动活塞7触碰到左先导阀5,换向阀1大面积先导端气体被泄放,换向阀1再次切换至左位,实现增压器的连续往复工作。在增压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驱动有杆腔始终不通驱动气体,吸气行程的驱动力只由进气对高压活塞8的推力来提供,从而大大节省了驱动气体耗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