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功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046.8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前 |
主分类号: | F02B41/02 | 分类号: | F02B41/02;F02B75/3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41123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式内燃机,特别是一种利用废气进行二次做功的复功内燃机。
背景技术
现有四冲程的内燃机,虽然进行了各种技术的改进,但在总体上废气仍然带走很多能量,致使内燃机效率低,而且高温高压废气的排放,伴有大量噪音,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中国专利申请号CN03269767.8公开二次膨胀活塞式内燃机发动机的技术,它单纯以增大副缸面容积来实现废气重新做功的目的,从而使机体体积增大,也不利于废气重新做功。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310104501.6公开二次膨胀活塞式内燃机的技术,也是一种两个主缸和一个副缸构成的三缸内燃机,单纯以两个主缸做功为主,一个副缸的排气做功为辅对外做功,动力性能受到限制,不适合于大功率的内燃机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四个主缸为主做功后的废气分别排进两个副缸交替驱动副缸活塞做功的复功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
复功内燃机有由两个主气缸和一个副气缸构成的三缸内燃机,包括气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机构和进气道、排气道,三缸内燃机的两个主气缸之间连接有副气缸,主气缸与副气缸经废气通道连通,由两组并列的三缸内燃机连接构成六缸的复功内燃机,六个缸的活塞分别经连杆连接在主轴上,两组并列三缸内燃机的横向并排的两个主气缸或两个副气缸连接在同一轴颈上,两组并列的三缸内燃机的主缸连杆和副缸连杆分别连接主缸活塞和副缸活塞,两组并列的三缸内燃机呈V字形布置连成整体,两组三缸内燃机的两排气缸中心线平面夹角α为90°。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如下方式实现。
如前述的复功内燃机,同一组三缸内燃机的四个主缸活塞分别经四根主缸连杆连接主轴的主缸连杆轴颈,两个副缸的副缸活塞分别经两根副缸连杆连接主轴的副缸连杆轴颈,两组三缸内燃机横向并排有两组横向并排的主缸连杆组合,各组合的两根主缸连杆分别连接在主轴的两段主缸连杆轴颈上。
如前述的复功内燃机,同一段主缸连杆轴颈的两个主气缸工作循环互为135°角,两个主气缸呈V字形布置。
如前述的复功内燃机,主缸连杆轴颈中心线与主轴承颈中心线之间连线和副缸连杆轴颈中心线与主轴承颈中心线之间连线成夹角β为140°至160°。
如前述的复功内燃机,副缸活塞的面积大于主缸活塞的面积。
如前述的复功内燃机,主缸连杆轴颈和副缸连杆轴颈分别在主轴承颈的两侧,主缸连杆轴颈中心线与主轴承颈中心线的距离尺寸比副缸连杆轴颈中心线与主轴承颈中心线的距离尺寸小。
本实用新型的四个主气缸以吸气、压缩、膨胀、排气四冲程方式进行做功,它们做功后的废气分别经废气道排进两个副气缸,两个副气缸以两个冲程(膨胀、排气)方式进行二次做功,带动主轴旋转对外做功,本复功内燃机结构紧凑,能源利用率提高较大,提高了内燃机动力性能,能更好的控制尾气排放,达到高效率、节能、环保的积极效果。适宜用于活塞式内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功内燃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图5配气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体,2、气缸盖,3、主轴,4、主缸活塞,5、副缸活塞,6、主缸活塞,7、主缸连杆,8、副缸连杆,9、主缸连杆,10、主缸连杆,11、副缸连杆,12、主缸连杆,13、主缸进气门,14、主缸排气门,15、副缸排气门,16、主缸排气门,17,主缸进气门,18、缸盖螺栓,19、弹簧,20、主轴齿,21、凸轮轴齿,22、凸轮轴,23、挺杆,24、摇臂座,25、摇臂,26、摇臂轴,27、挺杆,28、废气道,29,主缸连杆轴颈,30、副缸连杆轴颈,31、主轴承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复功内燃机包括四冲程内燃机的各个系统,如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料供给系统、起动点火系统等。概括地介绍,本复功内燃机是由两组并列的三缸内燃机连接构成,具有四个主气缸和两个副气缸的六缸内燃机。此处所述的三缸内燃机是指在两个主气缸之间连接有一个副气缸,两个主气缸与副气缸之间均经各自的废气道28连通的一组机构。两组并列三缸内燃机构成呈V字形的六缸内燃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前,未经李秋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覆机的阀体
- 下一篇:一种密封胶泥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