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刹车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309.6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4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谢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胜昌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机车 电动自行车 刹车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刹车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固定于轮圈、花鼓或轮毂中央的离合器或导向变速装置,刹车时连动一导向变速装置或离合器,并带动发电机产生挡刹阻力,将刹车动能经发电机发电而回充电池的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刹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石油由于日渐枯竭,造成高油价及通膨的来临,燃油的机车使用过量,产生的空气污染与温室效的发生,人们为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都舍弃耗油及污染的车辆,而改采用电力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机车,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常见电动自行车(机车)的侧面图(一)、(二)、(三)、(四),其中,图1的本体1于把手处,设有供刹车的刹车拉杆10,在前轮胎3内的轮圈31上设有夹式前刹车32,在后轮胎2的轮圈21上设有夹式后刹车22,通过本体1上所设的电池4带动马达101或通过踏板11传动的链条12,以产生转动后轮胎2的动力,当现有技术中要刹车减速停止时,完全利用刹车拉杆10的动作,使夹式前刹车32或夹式后刹车22夹持轮圈31、21夹持来达成,刹车时欲将行走转动时惯性动能减少,须依靠夹式前刹车32或夹式后刹车22不断的夹持产生摩擦力,刹车时费时费力外,更不易达到刹车的目的,刹车容易快速损耗,使用寿命缩短,同时刹车产生的动能没有加以利用,使得动能完全在刹车时浪费流失,尤其在高速行走转动的惯性动能,因动能大而无法有效将刹车的夹持力发挥,其间造成的打滑及时间拉长,使危险性增加。
如图2所示的刹车结构不同于图1,为在后轮胎2的轮圈21中央,改采用刹车盘50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刹车结构不同于图1,为将夹式前刹车32及夹式后刹车22,改为设于轮圈21、31中央的碟式刹车33、23。
如图4所示,其不同于图1的传动动力来源的马达101,改为设于前轮胎3其轮圈31中央的无刷轮毂马达5,以达直接传动的目的,而该无刷轮毂马达5也可设于后轮圈21的中央,或者设于如图2具有刹车盘50的后轮圈21中央,然而,图2、图3、图4的常见产品,其仍会有前述图1产生的缺点。
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改良,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刹车效果不好且动能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刹车充电装置,包括:一离合器,设于轮圈、花鼓或轮毂中央或齿轮箱内,所述离合器设有固定于轮圈、花鼓、轮毂或齿轮箱的固定式旋转部及可与固定式旋转部作紧密夹持或脱离的活动式旋转部;一导向变速装置,一侧外连接于离合器的活动式旋转部,并由可相互串连传动动力的连接件与传动件所组成;一发电机,于端部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并与导向变速装置另一侧连接;其中,当刹车时,所述离合器的固定式及活动式旋转部结合,通过导向变速装置提高转速带动发电机,使惯性动能产生阻力,将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挡刹减速或停止并使发电机发电回充电池。
导向变速装置其连接件与传动件可为齿轮、皮带轮与链条或传动轴、皮带。
本实用新型也可设于齿轮箱内,又导向变速装置亦可与离合器位置交换设置,且可为轮圈式、花鼓式、轮毂式或齿轮箱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动自行车(机车)的侧面图(一)。
图2是现有技术电动自行车(机车)的侧面图(二)。
图3是现有技术电动自行车(机车)的侧面图(三)。
图4是现有技术电动自行车(机车)的侧面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未结合作用)的侧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未结合作用)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结合作用)的侧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结合作用)的结构图。
图9是实用新型作其与夹式前、后刹车或碟式刹车同步作用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与刹车盘同步作用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其电力回充电池方块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5变换离合器与导向变速装置的侧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未结合作用)的另一侧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轮圈式设于后轮圈的实施例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轮圈式设于前轮圈的实施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的组合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胜昌,未经谢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发光板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的油气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