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1188.8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1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齐放;钟世强;姜源;孔祥明;佀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力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一定的密封空间内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场合中,需要通过除湿保持一定的干燥度,比如在电力系统常用的安全工器具柜中,一定的干燥度是保证绝缘工器具的前提。
目前,常规的空气除湿有三种方式:
一是空气流通型,设置电风扇强迫形成空气流通,这一方式原理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缺点是除湿效果差,且受环境影响大;
二是使用干燥剂,干燥剂是一种吸水材料,这种方式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比较适用,但除湿效果不够理想,辅助机构多,干燥剂还需要烘干或更换,使用多有不便;
三是用压缩机加冷媒来达到使局部区域温度降至空气的露点,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达到除湿的目的。这样的方式除湿效果好,能实现自动控制,但存在除湿装备体积大,需要冷凝水箱,并要定期倒水,且压缩机噪音大,冷媒易泄露,不环保,生产技术要求高,成本高,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除湿效果好、无噪音、环保型、低成本,结构简单并易于维护的半导体除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除湿装置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半导体冷凝片,设置在半导体冷凝片的制冷端的凝水器位于和除湿空腔相连通的除湿空气风道中,半导体冷凝片的散热端与除湿空腔相隔离,散热片和冷凝水集水槽均设置在干湿隔离腔中。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除湿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除湿空气风道中,设置循环风扇。
在干湿隔离腔中设置散热风扇。
在散热端与制冷端之间设置绝缘隔热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冷凝片的结构形式,其除湿效果好、无噪音、环保、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设置循环风扇和散热风扇加强空气流通,以及在散热端与制冷端之间设置绝缘隔热板都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除湿效率。
3、本实用新型尤其适于电力系统安全工器具柜等一定大小密封空间的除湿,体积小,结构紧凑,基本上可免于维护,低成本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端和散热端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标号:1除温空气风道、2循环风扇、3冷凝腔、4凝水器、5半导体冷凝片、6干湿隔离腔、7散热片、8散热风扇、9冷凝水集水槽、10绝缘隔热板、11滴水孔。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导体冷凝片5,设置在半导体冷凝片5的制冷端的凝水器4位于和除湿空腔相连通的除湿空气风道1中,半导体冷凝片的散热端与除湿空腔相隔离,散热片7和冷凝水集水槽9均设置在干湿隔离腔6中。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在除湿空气风道中1,设置循环风扇2。
在干湿隔离腔6中设置散热风扇8。
在散热端与制冷端之间设置绝缘隔热板10。
使用中,首先由循环风扇2将密闭的除湿空腔中湿空气送入冷凝腔3,在冷凝腔3中,空气中的水分在凝水器4上凝结形成水滴,水滴顺滴水孔11滴入冷凝水集水槽9中;其次半导体冷凝片5的散热端通过散热片7对干湿隔离腔6进行升温,结合散热风扇8使冷凝水集水槽9中的冷凝水得以蒸发并排风在除湿空腔以外的空间,使密闭的空间保持干燥。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于电力系统安全工器具柜中,适合各类配、变电站、发电厂存放高中低压安全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力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新力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淋环管曝气式逆流废气吸收罐
- 下一篇:离心式药物成分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