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8050.6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钲霖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边 撑杆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结构的设计,特别是关涉及一种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扶手边管在组装过程中,由于细微零件繁多,使得组装过程相当麻烦,而且在现有的扶手边管组合结构只重视实用性,因此大多无法兼具外观与实用性。
例如中国台湾公告号第262939号专利中,提出一扶手边管固定座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套筒以及一连接头。该套筒前端为一圆弧切面,中心为一圆形穿孔,套筒表面有一直线对称的第一及第二锁合孔。将套筒前端的圆弧切面紧贴于支撑杆表面,接着以铆丁固定连接套筒及支撑杆。该连接头前端为一内凹环槽,将该连接头前端的凹环槽套入套筒的圆形穿孔内,同时将扶手穿过连接头的圆形穿孔,然后分别以螺丝定位连接头及扶手边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前述所提的扶手边管固定座结构中,是以一铆丁将连接头以及一套筒固定于扶手支撑杆上,因此在日后若要拆卸或调整时,必须更换整体的零件,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经由该组合结构的结构简单的特性,可将扶手边管快速的组合于楼梯扶手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固定座、一套筒。将该固定座前端的贴合面贴合于楼梯扶手的扶手支撑杆表面,同时,以一固定元件从该固定座的结合孔将该固定座锁合并固定于该扶手支撑杆,接着将套筒前端的套合孔套合于该固定座上,并以锁合元件将套筒锁合于固定座上,然后将扶手边管穿过套筒的扶手穿孔,并以一扶手定位元件将扶手边管固定于该套筒。
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施工人员在组装该扶手边管与固定座的组合结构时,仅以螺丝或其它固定元件便可快速组装,而且日后如果要拆卸或是调整其长度时,亦可轻易的拆卸或调整该组合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剖面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与固定座的分解剖面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楼梯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固定座
11 贴合面
12 结合孔
13 V形槽
14 固定元件
2 套筒
21 套合孔
22a、22b 锁合孔
23a、23b 锁合元件
24 扶手穿孔
25 扶手定位锁合孔
25a 扶手定位锁合元件
3 扶手边管
4 扶手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其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扶手边管与支撑杆的组合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组合结构包括一固定座1、一套筒2。固定座1前端为一贴合面11,用以贴合于扶手支撑杆4表面。固定座1后端开设有一结合孔12贯穿该固定座1。结合孔12外围有一V型槽13,经由锁合元件将套筒2固定于该固定座1。套筒2前端为一套合孔21,用以套合于固定座1。套筒2表面有两个锁合孔22a、22b。另外,在套筒2选定位置开设有一扶手穿孔24,可将扶手边管3经由该扶手穿孔24穿过该套筒2。在套筒2开设有一扶手定位锁合孔25连通于该扶手穿孔24,经由一扶手定位锁合元件25a从该扶手定位锁合孔25将扶手边管3固定于该套筒2。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座的结合孔外围有一V型槽,另外,该结合孔12为一内螺牙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钲霖企业有限公司,未经钲霖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方便安装的栅栏
- 下一篇:一种轻钢结构房屋楼层板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