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限位片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2357.0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福;王精武;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D13/6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从动 总成 限位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重、轻型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限位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普遍通过减振弹簧并死或止动销来起到传动盘总成和减振盘间的扭转限位作用,并采用单独的零件及结构来限制碟形垫圈在摩擦板和减振盘间的相对转动,这样既会降低减振弹簧的使用寿命,又不利于从动盘总成结构的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实现传动盘总成与减振盘的扭转限位并防止碟形垫圈磨损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限位片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限位片安装结构,它是由限位片、传动盘总成、减振盘、减振弹簧、内减振弹簧、摩擦板和碟形垫圈组成其特征为:限位片的两端与两个减振盘上的开孔相配合,并与减振盘固定在一起,传动盘总成与限位片相对应的位置开长口,当开口端部与限位片接触时传动盘总成与减振盘的相对转角为额定转角,摩擦板和碟形垫圈在与限位片相对应的位置开口,并与限位片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在传动盘总成与减振盘相对转动达到额定扭转角时起到限位作用,并在限位后防止减振弹簧并死,避免减振弹簧承受过大扭矩而损坏,对减振弹簧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碟形垫圈、摩擦板和减振盘三者位置相对固定,避免碟形垫圈在摩擦板和减振盘间的相对转动,从而防止其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限位片安装结构,它是由限位片、传动盘总成、减振盘、减振弹簧、内减振弹簧、摩擦板和碟形垫圈组成其特征为:限位片1的两端与两个减振盘3上的开孔相配合,并与减振盘3固定在一起,传动盘总成2与限位片1相对应的位置开长口,当开口端部与限位片1接触时传动盘总成2与减振盘3的相对转角为额定转角,摩擦板6和碟形垫圈7在与限位片1相对应的位置开口,并与限位片1配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片1的两端与两个减振盘3上的开孔相配合,使其与减振盘3固定在一起;传动盘总成2与限位片1相对应的位置开长口,使得当开口端部与限位片1接触时传动盘总成2与减振盘3的相对转角为额定转角,此时减振弹簧4与内减振弹簧5被压缩,但未达到并死状态,故可以对弹簧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板6和碟形垫圈7在与限位片1相对应的位置开口,使其与限位片1配合,这样可以避免碟形垫圈7在摩擦板6和减振盘3间的相对转动,从而防止其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轮滑索器
- 下一篇:一种减肥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