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咽部手术的一体化组合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048.3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玺;康全清;侯瑾;刘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国玺 |
主分类号: | A61B17/26 | 分类号: | A61B1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0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一体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经口腔的咽部手术一体化组合刀。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咽部手术,如扁桃腺体切除术,通常需要采用分立的三种手术器械分别操作:先要伸入切刀切开病变组织,然后用剥离器将其剥离取出,最后还要用吸引器清除创伤面的出血及组织分泌物。由于要多次伸入取出上述多种手术器械,且经口腔进行咽部手术视野小、入路受口腔限制,因此手术过程必须仔细小心,稍有不慎将造成手术位置的偏差或使创伤面的扩大,同时手术操作较为繁复,有时需两人配合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经口腔的咽部手术一体化组合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咽部手术的一体化组合刀,包括刀体前部和刀体后部,刀体前部的直径小于刀体后部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体前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变斜刀刃和剥离头;刀体后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吸引管连接部;所述刀体前部自由端的中心区域设有引血口连通刀体后部自由端的吸引管连接部,吸引管连接部连接吸引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刀体后部外径一侧设置有调压装置;该调压装置为一个与引血口和吸引管连接部三连通的孔;所述的刀体前部外径一侧设置有轴向刻度;所述的变斜刀刃为三角形;所述的变斜剥离头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体积小、易操作,功能全。刀体前部自由端设置椭圆形剥离头,其旁边直接做成三角形刀刃,分别变斜于管壁可切割剥离咽部各个方向的病变组织;刀体后部外径一侧设置有调压孔,只需简单的用手指封堵或放开即可调节吸引压力,可适时利用引血口清除创伤渗血及其他组织分泌物,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其一体化的功能可替代完成三种器械伸入口腔的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于耳鼻喉科咽部手术外,还可延用于脑科、妇科内窥镜下手术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I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II的放大图
图中:1、变斜刀刃;2、刻度;3、调压装置;4、吸引管连接部;5、刀体后部;6、刀体前部;7、剥离头;8、引血口;9调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用于咽部手术的一体化组合刀,包括刀体前部6和刀体后部5,刀体前部6通过一个圆锥台连接刀体后部5,刀体前部6直径小于刀体后部5的直径,整个刀体用轻质钛合金管材制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刀体前部6的自由端设置有三角形变斜刀刃1和椭圆形剥离头7;刀体后部5的自由端设置有吸引管连接部4连接吸引管至外部抽吸器;刀体前部6自由端的中心区域设有引血口8连通刀体后部5自由端的吸引管连接部4。刀体后部5外径一侧侧设置有调压孔9;调压孔9为一个与引血口8和吸引管连接部4三连通的孔,用手指封堵或放开该孔即可调节抽吸压力,适时清除创伤渗血及其他组织分泌物,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刀体前部6外径一侧还设置有轴向刻度;可清楚的指示刀体前部6伸进口腔的长度,使变斜刀刃1和剥离头7可快速准确到达手术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国玺,未经郑国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枕式耳鸣声治疗装置
- 下一篇:卡连接器的夹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