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内充气结构的轮辋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4110.1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东野广俊;孟鹏;都强;刘石;徐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5/02 | 分类号: | B60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充气 结构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轮胎的轮辋组件,具体地是通过内充气结构向轮胎进行充气并检测,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为提高制造机动车轮胎的生产质量和安全运行,在轮胎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在线检测项目,如动平衡、均匀性和不圆度检测项目等,测试完成后期所采取的处理手段可以是轮胎打磨。
在上述现有测试项目中,都涉及到给轮胎进行充气的问题。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轮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特别地如轿车轮胎,其胎侧较软、经过层叠存放或长时间存放后会直接导致实际断宽与理论断宽值之间的较大差异,从而给检测过程中的充气造成一定的困难。
如后附图1所示的现有轮胎检测充气方案是,采用油缸11直接驱动上轮辋12,将上轮辋12和下轮辋14之间的距离尽量地缩短。使轮胎13与2个轮辋充分地接触,通过气孔15进行预先充气,油缸11再带动上轮辋12上升以测试断宽。此类向轮胎充气的技术有2个缺点,一是所采用的液压系统和光栅定位装置的成本过高,从而带动整个测试系统和设备的成本提高。另外,就是分步进行充气动作,延长了检测时间、效率较低。
再如后附图2所示,现有采用的另一种充气方案是,在上轮辋22上面设置有气幕21,有多根气管沿轮胎23子口切线方向倾斜并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轮胎23充气前,压缩空气经过气幕21从气管高速吹出,在上轮辋22子口部位形成幕状圆环,将轮胎23内外分开。另一路压缩空气从气孔25通入,在上轮辋22和下轮辋24将轮胎23锁紧后再完成充气。此类充气结构和方法的缺点是,气幕21对轮胎23的上胎侧有冲击力,易造成轮胎子口断宽更低,进行内部充气则更加困难;直接浪费大量的压缩空气,其测试成本较高;会影响到轮胎23上子口与轮辋的配合,从而影响到测试精度;还有就是气幂21向轮胎吹气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给周围操作人员造成一种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内充气结构的轮辋组件,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单独在轮辋组件内部进行充气方法,改进后的气孔能够一次性完成充气动作,以达到节省用气量、减少检测用时和提高测试精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具有内充气结构的轮辋组件,包括有用于锁紧被测轮胎的上轮辋和下轮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
所述的上轮辋具有向下伸出的锁紧轴,下轮辋上表面设有供锁紧轴插入并锁紧的定位槽。
在下轮辋的内部设置有数条气孔,气孔延伸至下轮辋的上表面。
如上述方案特征,通过上轮辋和下轮辋锁紧轮胎,然后通过下轮辋的内部气孔一次性地向轮胎进行充气操作。
为进一步提高内部充气效果和节省用气量,延伸至下轮辋上表面的气孔,均具有向被测轮胎子口方向倾斜的开口部。
从下轮辋排出的压缩气体,通过倾斜的开口部直接充入到轮胎内部,用气量较小、同时还节省充气时间,使得内充气更有针对性。
为改善充入到轮胎子口内的气体分布均匀性,所述的数条气孔沿下轮辋的中心轴线均匀地分布。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内部充气结构简单,设计成本较低,检测时间短、效率较高。
1、排出的压缩气体直接被送入轮胎子口内,既不会对胎侧形成冲击,而且能够节省压缩空气量,从而整体降低测试成本,有利于提高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轮胎充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目前采用的充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油缸11,上轮辋12,轮胎13,下轮辋14,气孔15;
气幕21,上轮辋22,轮胎23,下轮辋24,气孔25;
上轮辋1,下轮辋2,锁紧轴3,定位槽4,轮胎5,气孔6,开口部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3所示,所述具有内充气结构的轮辋组件,包括有用于锁紧被测轮胎的上轮辋1和下轮辋2。其中,
上轮辋1具有向下伸出的锁紧轴3,下轮辋2上表面设有供锁紧轴3插入并锁紧的定位槽4。
在下轮辋2的内部设置有数条气孔6,气孔6延伸至下轮辋(2)的上表面,且气孔6具有向被测轮胎子口方向倾斜的开口部8。
而且,数条气孔6沿下轮辋2的中心轴线均匀地分布。
上轮辋1可以上下移动,其中心锁紧轴3可插入到下轮辋2内部的定位槽4并可相互锁紧。
将轮胎5放置到下轮辋2上,上轮辋1和下轮辋2将轮胎5夹持并锁紧。
压缩空气从下轮辋2的气孔5排出,轮胎5的子口迅速与轮辋曲线装卡吻合,并完成充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