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163.4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王鑫;吕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丹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氧舱内 组合 常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地说是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
背景技术
常压腔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压氧舱内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主要用来把舱内的照明灯、摄像机、电视机等电器设备与舱内的气体相互隔离,并通过穿舱孔与舱外空气连通以便于连接电路和通气散热,常压腔内的压力与舱外的大气压力相等,不随舱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化。
现在的工艺是每个电器设备使用一个常压腔,每个常压腔都要在舱体壁上开一个穿舱孔。由于舱内需要使用很多电器设备,在舱壁上开大量穿舱孔工艺复杂,改变了舱壁的应力分布,影响了舱体的耐压性能。另外,一对一开孔后,各电器设备位置固定,不便于再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的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细长管式主腔通过扁钢固定带固定在舱体的顶部,设置在管式主腔上的穿舱口穿出舱体外,管式主腔下设置有多个方向向下的灯具腔。
所述的管式主腔的一侧还设置有备用接口和摄象机腔。
使用时,只需要在舱体上开两个孔即可完成对舱内照明灯、摄象机、电视机等防护需要,不但降低了工艺复杂程度,而且有效的保护了舱体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位置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式主腔,2、灯具腔,3、备用接口,4、摄象机腔,5、穿舱口,6、扁钢固定带,7、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细长管式主腔1通过扁钢固定带6固定在舱体7的顶部,设置在管式主腔1上的穿舱口5穿出舱体7外,管式主腔1下设置有多个方向向下的灯具腔2;管式主腔1的一侧还设置有备用接口3和摄象机腔4,各种接口都与管式主腔1贯通,与外界气压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氧舱内组合型常压腔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丹,未经吴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时器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分层畅通式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