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306166.0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董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根荣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孙玉英 |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盆腔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简称,包括子宫 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蒂组织炎和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为女性内 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该炎症可局限 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 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目前西药治疗盆腔炎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其副作 用大,易产生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盆腔炎的药物 组合物。
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 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寄生10~20份、川芎10~15份、川 椒7~15份、 追地风10~20份、当归10~15份、延胡索10~15份、 五加皮10~20份、没药7~15份、防风10~15份、川羌活10~15份、川 续断10~20份、千年健10~20份、乳香7~15份、白芷10~15份、透骨 草80~150份、红花10~15份、艾叶100~200份、赤芍10~15份、独活 10~15份。
上述的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中,最好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桑寄生15份、川芎12份、川椒10份、追地风15份、当归 12份、延胡索12份、五加皮15份、没药10份、防风12份、川羌活12份 、川续断15份、千年健15份、乳香10份、白芷12份、透骨草100份、红 花12份、艾叶150份、赤芍12份、独活12份。
前述的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下述步骤制成 丸剂;
a、将桑寄生、川芎、川椒、追地风、当归、延胡索、五加皮、没药、 防风、川羌活、川续断、千年健、乳香、白芷、透骨草、红花、艾叶 、赤芍、独活混合后加入4~8倍量的水,加热提取1~3小时,滤过, 滤液浓缩为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1的清膏,得A品;
b、将A品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粉碎成细末,加炼蜜,制丸,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配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治疗盆腔炎有 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临床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治疗盆腔炎70例,18-25岁38例,26-35岁20例,36-45 岁12例,70例中病程最长的3年,最短的1个月。
2、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有时伴有肛门坠胀 不适,白带增多、月经增多、痛经;全身有时有低热,易感疲乏等症 状。
3、治疗方法: 每日1-3次,每次2-3粒,2-4周为1个疗程。
4、治疗效果:70例中,痊愈4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
5、治疗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和有效——临床症状 有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6、总有效率为: 95%。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无毒 副作用,长期以来,在临床上从未发现一例出现毒副反应。而且其疗 效确切,治疗效率高,临床使用效果好,对盆腔炎具有独到的疗效。 本品为丸剂,可以直接口服,服用携带很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取桑寄生15g、川芎12g、川椒10g、追地风15g、当归12g、延 胡索12g、五加皮15g、没药10g、防风12g、川羌活12g、川续断15g、 千年健15g、乳香10g、白芷12g、透骨草100g、红花12g、艾叶150g、 赤芍12g、独活12g。将桑寄生、川芎、川椒、追地风、当归、延胡索 、五加皮、没药、防风、川羌活、川续断、千年健、乳香、白芷、透 骨草、红花、艾叶、赤芍、独活混合后加入8倍量的水,加热提取3小 时,滤过,滤液浓缩为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1的清膏,得A品; 然后将A品喷雾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成细末,加炼蜜,按常规制剂 方法制丸,即得丸剂。本品口服,每日1-3次,每次2-3粒,2-4周为1 个疗程。也可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和片剂 等口服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根荣,未经董根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失模铸造大平板防变形工艺方法
- 下一篇:异形板折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