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固体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1973.9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治;卓成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9 | 分类号: | H03K17/7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固体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固体继电器。
【背景技术】
固体继电器是一种无触点通断电子开关,为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个端子为输入控制端,而另外两个端子为输出受控端。在输入端加上直流或脉冲信号,输出端就能从关断状态转变成导通状态(无信号时呈阻断状态),即当控制脚之间施加电压时,固体继电器导通,而当控制脚之间电压撤销则固体继电器关断,从而控制较大负载。由于固体继电器的组成为无触点开关元件,所以与电磁继电器相比具有工作可靠、寿命长,对外界干扰小,能与逻辑电路兼容、抗干扰能力强、开关速度快和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宽的应用领域。中国专利第200520084249.1号公开一种固体继电器,其原理与常规继电器相同,然而该等固体继电器均有一个缺陷,即控制脚持续施加电压时该控制脚持续吸收约0.1W左右的功耗,消耗功率高,且在某些有低功耗要求的电路中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耗功率小的低功耗固体继电器,使流入控制脚的电流仅在电平变化瞬间较大,其它时候电流为零,以降低固体继电器的平均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功耗固体继电器,包括有开关电路、控制脚A、J以及受控脚G、H、与开关电路连接的储能电容以及分别连接至储能电容的第一、第二充电电路与放电电路;当控制脚A输入高电平,上升沿出现瞬间,第一充电电路向储能电容充满电,开关电路导通,则受控脚G、H之间导通,使得该继电器导通;而当控制脚A输入低电平,下降沿出现瞬间,放电电路把储能电容上的电量放完,受控脚G、H之间关断,从而固体继电器关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低功耗固体继电器控制电平由低到高变化,通过耦合电容、光耦给储能电容充电,使储能电容正极长时间保持高电平,从而维持固体继电器导通,导通时受控交流电为储能电容充电,截止不予充电,以保持储能电容正极的逻辑电平。而控制电平由高到低变化,通过耦合电容、光耦给储能电容放电,使储能电容正极为低电平,从而维持固体继电器关断。实现了继电器只在控制电平发生变化时产生一定的功耗,其它时间为零功耗,因此平均功率极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功耗固体继电器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低功耗固体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低功耗固体继电器,包括有开关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的储能电容以及分别连接至储能电容的第一、第二充电电路与放电电路。其中,A、J引脚为控制脚,而G、H引脚为受控脚,接交流电,被控两者之间是否通断。储能电容被充上电,开关电路导通,则G、H引脚之间导通;如果储能电容电荷被放完,则G、H引脚之间关断。当A引脚输入高电平,上升沿出现瞬间,第一充电电路向储能电容充满电,使得该固体继电器导通;当A引脚输入低电平,下降沿出现瞬间,放电电路把储能电容上的电放完,固体继电器关断。储能电容在充放电路不动作的情况下电荷仅能保存一周的时间。第二充电电路仅在储能电容有电(即固体继电器导通)时向该电容补充电荷;储能电容没有电荷(即固体继电器关断)则不予充电。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充电能量来源于G、H引脚的受控交流电,其作用是保持储能电容正极的逻辑电平。
请参阅图2所示,开关电路包括有与储能电容C1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Q1、通过一第二电阻R2与该场效应管Q1连接的第三三极管Q3、与三极管Q3连接的晶闸管Q4、桥式整流电路以及与该桥式整流电路连接的可控管Q5。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晶闸管Q4的控制极,晶闸管Q4的控制极还通过第九电阻R9与晶闸管Q4的阴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共同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一第四电阻R4与晶闸管Q4的阳极共同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
第一充电电路包括有第一光耦M1以及第一二极管D1。该光耦通过第一二极管D1连接储能电容C1。第二充电电路包括有第六三极管Q6以及连接于该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第七场效应管Q7,第六三极管Q6为PNP型三极管,其集电极通过第三二极管D3连接至储能电容C1。而放电电路包括有第二光耦M2以及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储能电容C1。所述控制脚A通过第八电阻R8、耦合电容C2分别连接至第一充电电路的第一光耦M1和放电电路的第二光耦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9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MOS到MCML的转换电路
- 下一篇: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可解性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