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鱼头制取含脂蛋白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5214.1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英;过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蛋白酶 水解 斑点 叉尾鮰 鱼头 制取 脂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鱼头制取含脂蛋白粉的方法,属于斑点叉尾鮰鱼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斑点叉尾鮰鱼头是斑点叉尾鮰加工中的主要下脚料之一,其营养丰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5.3%和20.47%。同时,斑点叉尾鮰鱼头中DHA(22碳六烯酸)和EPA(20碳五烯酸)的含量均很高,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健脑及延缓衰老有好处。同时,斑点叉尾鮰鱼头中还含有如牛磺酸等大量有益于人体的物质。从故至今,鱼头都被中国人当成强身健脑的佳品,而斑点叉尾鮰鱼头营养更为丰富,可以成为良好的食材。
我国是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和加工的大国,鱼肉主要用来出口,而大量的鱼头往往废弃或当作饲料加工原料出售给饲料厂,出手的用于食用的新鲜鱼头量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化综合利用的要求。利用酶法水解斑点叉尾鮰鱼头,可将鱼头的蛋白质水解为易于吸收并具有一定风味的氨基酸和短肽,并将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肪酸保留在水解液中。与此同时,酶解过程可快捷地使鱼骨和鱼头其他部分分离,使鱼骨可顺利用于其他加工,如制取骨明胶或骨粉。
斑点叉尾鮰鱼头水解物具有同鱼头一样的基本营养组成,但由于酶解作用,使之具有独特风味,并更易为人体吸收,其水解液或干燥产品可用于食品或保健品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鱼头制取含脂蛋白粉的方法,利用斑点叉尾鮰鱼头酶解制取含脂蛋白粉,对于提高我国农、畜、水产品的下脚料的加工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并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斑点叉尾鮰鱼头洗去血污及杂物,然后从中线斩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置pH7-10、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料液重量比为1∶4~2∶1,升温至30~50℃,加入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500~1000U/g鱼头,同时搅拌,调节温度30~50℃水解100-150min,水解结束后滤去鱼骨等杂质,浓缩并干燥,即得产品含脂蛋白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斑点叉尾鮰鱼头酶解制取蛋白粉,斑点叉尾鮰鱼头水解物具有同鱼头一样的基本营养组成,但由于酶解作用,使之具有独特风味,并更易为人体吸收,其水解液或干燥产品可用于食品或保健品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斑点叉尾鮰鱼头洗去血污及杂物,然后从中线斩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置pH10、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料液重量比为1∶4,升温至50℃,加入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1000U/g鱼头,同时搅拌,50℃水解100min,水解结束后滤去鱼骨等杂质,水解液浓缩,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产品含脂蛋白粉。
产品微黄,易溶于水,略带鱼鲜味。
实施例2
将斑点叉尾鮰鱼头洗去血污及杂物,然后从中线斩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置pH7、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料液重量比为2∶1,升温至30℃,加入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500U/g鱼头,同时搅拌,调节温度恒定30℃水解150min,水解结束后滤去鱼骨等杂质,浓缩并干燥,即得产品含脂蛋白粉。产品微黄,易溶于水,略带鱼鲜味。
实施例3
将斑点叉尾鮰鱼头洗去血污及杂物,然后从中线斩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置pH8、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料液重量比为1∶2,升温至40℃,加入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800U/g鱼头,同时搅拌,调节温度恒定40℃水解120min,水解结束后滤去鱼骨等杂质,浓缩并干燥,即得产品含脂蛋白粉。产品微黄,易溶于水,有浓郁鱼鲜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纸机纸满程度警示装置
- 下一篇:用于烟气脱硫装置的事故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