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图型感红外光组合物和阳图热敏平印版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1570.6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芳;赵伟建;滕方迁;李合成;张振亚;李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
主分类号: | G03F7/004 | 分类号: | G03F7/004;G03F7/09;B41C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73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图型感 红外光 组合 热敏 平印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成像信息记录材料,即具有高感度的印刷制版技术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图热敏CTP版材用的感光组成物,还涉及到用阳图热敏 CTP版材用的感光组成物制作的平印版材。
背景技术
CTP技术给印刷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业界人士早已有目共睹,被越来越 多的印刷企业所接受和认可。就CTP技术的发展趋势,热敏CTP制版技术日渐 成熟和普及,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热敏CTP版材成为印刷版材制造企业关注的 焦点之一。
现有阳图热敏CTP版材的热敏涂层包含①成膜树脂;②阻溶剂;③产酸源; ④红外吸收染料;(5)背景染料等。成像原理:红外吸收染料接受红外光,将光 能转换为热能,并将能量传递至产酸源(产酸源受热分解,产生质子H+),在热 或酸的作用下,树脂和阻溶剂的预交联体系发生断裂,形成易溶解于碱水的结 构,经碱水显影,去除曝光部分树脂层,留下支持体亲水层;而非曝光部分的 树脂层不溶于显影液,形成图文区亲油层。
针对上述热敏反应机理,热敏阳图平印版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后加工 而达到性能稳定性,且版材在使用过程中感光度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衰减。另外, 现有阳图热敏CTP版材由于热敏涂层中含有产酸源,普遍存在热稳定性差,且 版材在使用过程中感光度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衰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热敏阳图平印版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加工后热 稳定差,且版材在使用过程中感光度稳定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在高温下进行 后加工时间短、感光度稳定的阳图热敏CTP版材用的感光组成物,并提供使用 该感光组成物的阳图热敏平印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阳图型感红外光组合物,包括成膜树脂、背景染料和红外吸收染料, 所述的红外吸收染料是由碱溶性树脂和小分子红外吸收染料通过接枝反应得到 的高分子红外吸收染料。
本发明的阳图型感红外光组成物中使用的高分子红外染料是碱溶性树脂和 红外染料通过接枝反应来得到的。高分子红外染料的用量一般占组成物固体总 量的30-60份,优选40-50份,更优选45-50份。
所述高分子红外染料的碱溶性树脂是含羟甲基的酚醛树脂,结构中有酚羟 基和羟甲基,接枝能力强。
所述碱溶性树脂为间甲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化产物,具有如下结构:
n为1~12的自然数。
所述热交联性树脂为混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化产物,具有如下结构:
式中R表示1~12个碳的烃基、烃氧基、芳基、卤素原子等。m,n表示1~12 之间的自然数。
所述的小分子红外吸收染料为吲哚花青染料或苯基吲哚花青染料。选择带 有活性卤素原子的吲哚红外染料与碱溶性酚醛树脂聚合物骨架相连,活性卤素 原子能加速脱氢卤化作用。 所述的吲哚红外染料有如下结构:
2-[2-[2-氯-3-[2-3-乙烷基-1,3-二氢-1,1-二甲基-2H-苯基吲哚-2-叉]-乙缩 醛]-1-环戊烯-1-基]-乙烯]-3-乙烷基-1,1-二甲基-1H-苯基吲哚4-甲基苯磺酸盐
本发明阳图型感红外光组成物中使用的高分子红外染料,有发色花菁基团 能起到吸收红外激光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红外染料也是一种能产酸的物质,能起 到产酸源的作用;碱溶性树脂和红外染料是通过醚键来形成高分子红外染料, 本身是阻溶剂。本发明的阳图型感红外光组成物,没有小分子的阻溶剂和产酸 源。它改善了版材的热稳定过程,且无需长时间的热处理过程,版材感度稳定。
所述的成膜树脂为线型酚醛树脂,使用的线型酚醛树脂是酚和醛的缩合反 应的产物,一般来说适合本发明使用的线型酚醛树中使用的酚为甲酚、二甲酚、 叔丁基酚等的组合,醛为甲醛,醛∶酚比为1∶1,在盐酸等酸性催化剂的作用 下制备。线型酚醛树脂用量一般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40~60份,优选50~60份, 更优选50~5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未经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