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层焊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8234.8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晋平;刘景凤;白波;张莉;蔡东红;刘宝田;杜岩;陶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焊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3K35/00 | 分类号: | B23K35/00;B23K35/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焊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丝技术领域,是一种涂层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2气体保护焊丝目前已发展成为消耗量最大的单一焊材品种之一,且增长势头不减。然而随着中国环保的压力增大,环保执法力度逐步加大,CO2气体保护焊丝的制造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迫切需要进行生产工艺更新,以期降低制造过程中的废液排放。同时传统的镀铜CO2气体保护焊丝焊接工艺性能也存在许多缺陷:
①当焊丝表面镀铜产生微小的不均匀时,会引起与导电嘴的接触电阻波动致使电弧不稳或飞溅增多。
②由于镀铜层的剥落,铜屑堆积,导致焊丝与导电嘴粘着,恶化送丝性能。
③要使熔滴稳定过渡,主要措施之一是加入必要的元素,这样又增加了焊丝制造的难度。
④镀铜焊丝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电镀或化学镀铜,镀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水,从而加剧环境污染。
为解决传统镀铜焊丝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涂层焊丝代替表面镀铜的CO2气体保护焊丝。本发明焊丝涂层均匀,涂层导电性能好,焊接时焊丝与导电嘴接触稳定;涂层结构致密与焊丝母体结合牢固,焊接时涂层脱落率低;涂层具有耐磨损、活化、防锈、稳弧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本发明焊丝生产与镀铜焊丝相比污染排放量减少70%以上,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层焊丝,该焊丝生产污染小,焊接工艺性能优异,克服了传统镀铜焊丝焊接时存在的焊接电弧不稳、送丝性能差以及生产高污染等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涂层焊丝,包括焊丝基体和表面涂层;其焊丝基体为5.5~6.5mm的盘条制成,焊丝规格0.6~2.4mm,焊丝表面粗糙度在0.2~5μm之间;表面涂层包括涂层载体和耐磨损、活化、防锈、稳弧的功能物质,涂层量为0.05~0.35g/m2;
具体地说,表面涂层包括以下物质:0.2%~1%的耐磨剂,0.5%~1.5%的活化剂,0.5%~1.5%的防锈剂,0.1%~0.5%的稳弧剂,95.5%~98%的涂层载体;其中:
涂层载体为棕榈油、菜籽油、糠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耐磨剂为硫化异丁烯、氯化石蜡、亚磷酸二丁酯、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活化剂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二壬基萘磺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锈剂为氧化蜡钙、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弧剂为二氧化铈(CeO2)、碳酸钾(K2CO3)、三氧化铯(C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所述的涂层焊丝的制造方法,其采用如下步骤:a)将做焊丝基体的盘条,进行机械除锈、电解酸洗、涂硼砂、烘干;b)采用固体润滑剂进行拉拔减径,焊丝经粗拉和精拉后达到最终半成品尺寸要求;c)拉拔成形的半成品焊丝经过清洗后,使其快速通过涂层液,涂层液温度控制在60~90℃,焊丝在涂层液中停留时间为1.5~3秒(S);d)涂层完毕的焊丝经清洗、烘干后缠绕包装。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所述步骤a)中的盘条电解酸洗溶液,为体积浓度是15%~30%的稀硫酸溶液,其硫酸为98%的浓硫酸;电解酸洗时的电流密度为10~30A/dm2,酸洗温度为室温。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所述步骤b)中的拉拔润滑剂包括钠基润滑剂、钾基润滑剂、钙基润滑剂的一种或几种与3%~10%的添加剂;其中,添加剂为二硫化钨(WS2)、二硫化钼(MoS2)、硫化锌(ZnS)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涂层气体保护焊丝,解决了镀铜焊丝镀铜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大节约了焊丝生产的成本,并且焊接烟尘中铜烟尘的含量较低,对焊接人员的伤害更小;本发明焊丝涂层中各种添加剂与载体油脂形成稳定的胶体,涂层本身成分均匀,结构稳定。其中活化剂的存在使得涂层与焊丝基体结合紧密,结构致密,焊接时涂层脱落率低,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涂层脱落堵塞导电嘴问题;同时结构致密,性质稳定的涂层又赋予了焊丝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稳弧剂可以提高焊接时的电弧稳定性,减少飞溅,形成美观的焊缝成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焊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未经中冶焊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8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氧化功能的药用食用中药
- 下一篇:枸杞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