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脉产生器以及相关的时脉产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6330.0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均;陈尚斌;汪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6 | 分类号: | H03L7/06;H03L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器 以及 相关 产生 方法 | ||
1.一种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包括:
一锁相回路,产生一输出时脉;
一延迟线路,耦接于所述锁相回路的一输入端;以及
一调变单元,对具有一固定准位的一输入信号进行积分,以产生一调变信号控制所述延迟线路,藉以调变所述锁相回路的一第一输入时脉的一相位,使得所述输出时脉的频率锁定在一期望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除频器,根据来自所述锁相回路的所述输出时脉,产生所述第一输入时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频器根据所述调变信号,通过除法因数N-1或N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其中N为一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变单元包括一量化器,当所述调变信号超过一临界值时,致使所述除频器通过所述除法因数N,对来自所述锁相回路的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除频器,根据所述输出时脉产生所述锁相回路的一第二输入时脉,使得所述锁相回路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时脉以及调变后的所述第一输入时脉产生所述输出时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频器是根据所述调变信号,通过除法因数N-1或N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以产生所述第二输入时脉,其中N为一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变单元更包括一量化器,当所述调变信号超过一临界值时,致使所述除频器通过所述除法因数N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
8.一种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包括:
一锁相回路,用以根据一第一输入时脉以及一第二输入时脉,产生一输出时脉;
一除频器,用以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以产生一已除频输出时脉;以及
一延迟线路,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调变所述第一输入时脉与所述第二输入时脉中的一者的一相位,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延迟线路与所述除频器受控制,以通过一分数除法因数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是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超过一临界值时产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调变单元,积分具有一固定准位的一输入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频器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通过除法因数N-1或N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线路调变来自所述除频器的所述已除频输出时脉的一相位,以产生所述第二输入时脉。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数除法因数的一整数部分是由N-1所决定,而所述分数除法因数的一小数部分是由来自所述除频器的所述已除频输出时脉被调变的相位所决定。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已除频输出时脉是用以作为所述第二输入时脉,而所述延迟线路是用以调变所述第一输入时脉的一相位。
15.一种时脉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脉产生器包括:
一调变单元,积分具有一固定准位的一输入信号,以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控制信号;
一锁相回路,根据一第一输入时脉以及一第二输入时脉,产生一输出时脉;
一除频器,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除频,以产生一已除频输出时脉;以及
一延迟线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变所述已除频输出时脉的一相位,以输出所述已调变且已除频输出时脉做为所述第二输入时脉,使得所述输出时脉的频率锁定在一期望频率,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延迟线路与所述除频器受控制以通过一分数除法因数对所述输出时脉进行一除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