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8329.3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千野实;谷村直明;龟井正史;花井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77;B60K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 ||
1.一种燃油箱,其包括:
箱壳,其具有底部和位于所述底部中的洼部,所述洼部在所述燃油箱的内部提供立起部,所述立起部形成主燃油室和副燃油室,所述主燃油室和所述副燃油室在所述燃油箱的比所述立起部高的空间中连结;
所述燃油箱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第一排气阀,其用于使所述燃油箱排气,所述第一排气阀被构成为当所述主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一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一排气阀关闭,所述第一排气阀被布置在所述主燃油室中,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主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以及
第二排气阀,其用于使所述燃油箱排气,所述第二排气阀被构成为当所述副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二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二排气阀关闭,所述第二排气阀被布置在所述副燃油室中,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副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油室的位于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和所述主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之间的第一空间部分的容积等于或大于所述副燃油室的位于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和所述副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之间的第二空间部分的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为燃油进入所述主燃油室提供入口的燃油箱注入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在加燃油过程中,当所述主燃油室中的燃油面位于所述主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时,在所述副燃油室中的燃油面达到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燃油箱被充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在加燃油过程中,当所述副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时,在所述主燃油室中的燃油面达到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燃油箱被充满。
6.一种用于在加燃油过程中控制燃油箱的填充的系统,所述燃油箱具有主燃油室、副燃油室和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加燃油排气阀,其具有出口,所述第一加燃油排气阀被布置在所述燃油箱的所述主燃油室内,并且被构成为当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第一平面上的所述主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一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一加燃油排气阀通过处于关闭位置而产生响应,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主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
第二加燃油排气阀,其具有出口,所述第二加燃油排气阀被布置在所述燃油箱的所述副燃油室内,并且被构成为当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第二平面上的所述副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二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二加燃油排气阀通过处于关闭位置而产生响应,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副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以及
管道,其连接所述第一燃油排气阀的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二燃油排气阀的所述出口,所述管道从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最高平面的上方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和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的所述最高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不同于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燃油排气阀和所述第二加燃油排气阀是漂浮操作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的所述底部具有鞍状构造。
11.一种用于在加燃油过程中控制燃油箱的填充的方法,所述燃油箱具有主燃油室、副燃油室和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燃油箱的所述主燃油室内布置具有出口的第一加燃油排气阀,从而当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第一平面上的所述主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一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一加燃油排气阀通过处于关闭位置而产生响应,所述第一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主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
在所述燃油箱的所述副燃油室内布置具有出口的第二加燃油排气阀,从而当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第二平面上的所述副燃油室中的燃油面等于或高于第二预定填充面时所述第二加燃油排气阀通过处于关闭位置而产生响应,所述第二预定填充面低于所述副燃油室的最高填充面;
在所述底部的所述多个平面中的最高平面的上方布置连接所述第一燃油排气阀的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二燃油排气阀的所述出口的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3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油脂包装筒
- 下一篇:带镂空电化铝的防伪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