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微食用银杏叶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678.7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盛勇;毛华平;齐凯天;李兵;涂铭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L1/29;A23L1/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银杏叶 蛋白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微食用银杏叶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又名白果叶,是一种食疗和药用价值的食药两用植物。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经研究发现,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份,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杏叶中不但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还有萜内酯类酚类等,经临床观察,银杏叶具有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美丽容颜等功效。目前,已有的银杏叶制剂多为液体制剂或丸剂,液体制剂携带不便且不宜长期储存,丸剂生物利用度不高,作用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之功效,具有保健作用,食疗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的超微食用银杏叶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把银杏叶进行水洗,水浸,然后进行风干,风干至含水量3-15%,经风干处理后的银杏叶用粗粉碎机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之后用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的银杏叶35-65%,大豆蛋白粉15-25%,支链淀粉2-10%,麦芽糊精3-8%,蜂蜜5-20%,净水5-30%,按质量百分比比例混合,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20分钟,取出后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90-1200C,时间为15-30分钟,随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平均粒度5-30μm。所述风干银杏叶的含水量最好为4-8%,所述质量百分比比例混合最好为银杏叶40-60%,大豆蛋白粉15-18%,支链淀粉2-8%,麦芽糊精4-8%,蜂蜜8-18%,净水6-15%,所述搅拌时间最好为10-15分钟,所述烘箱烘干时间最好为15-20分钟,温度为100-1100C,所述超微粉碎机最好为超音速气流粉碎机或机械冲击粉碎机,所述超微粉碎机粉碎平均粒度最好为8-20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把银杏叶进行水洗,水浸,然后进行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为5-15%,最佳的含水量为4-8%。经风干后的银杏叶用粗粉碎机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之后用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的银杏叶35-65%,大豆蛋白粉15-25%,支链淀粉2-10%,麦芽糊精3-8%,蜂蜜5-20%,净水5-30%,按质量百分比比例混合,以银杏叶40-60%,大豆蛋白粉15-18%,支链淀粉2-8%,麦芽糊精4-8%,蜂蜜8-18%,净水6-15%按质量百分比比例混合最佳。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5-20分钟,以10-15分钟为最佳。取出后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90-1200C,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以100-1100C最佳,时间以15-20分钟为最佳。随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粒度5-30μm,平均粒度以8-20μm为最佳。
上述超微食用银杏叶蛋白粉,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用热风干燥,真空封装即可获得粒度均匀、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食疗效果佳的银杏叶蛋白粉。上述制得的超微食用银杏叶蛋白粉还可以用压片机压片或袋装机装袋,以使食用更为方便。
下面是制备银杏叶蛋白粉的实施例。通过实施例可以了解到不同工艺条件对粒度、吸收性、口感的影响。
实施例1:
50千克的银杏叶进行水洗,然后进行水浸,然后风干至含水量为15%,经风干后的银杏叶用粗粉碎机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之后用粉碎至平均粒度小于100μm的银杏叶60%,大豆蛋白粉20%,支链淀粉5%,麦芽糊精4%,蜂蜜6%,净水5%,按质量百分比比例混合,用搅拌机搅拌10分钟,取出后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50C,烘干时间为15分钟。随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粒度15μm。蛋白粉粒度均匀。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