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金刚石制品胎体及其电镀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114.3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兰桥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桥昌 |
主分类号: | C25D3/20 | 分类号: | C25D3/20;C25D3/56;C25D15/00;B23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沛昌 |
地址: | 353000福建省南平市黄***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金刚 石制品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制品的制造工艺,尤其是一种金刚石制品的胎体及其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金刚石制品的胎体是指制品中用于包镶金刚石并与制品基体连接的金属,目前公知的金刚石制品胎体均采用电镀镍或者镍合金的方法形成,其中镍合金限于镍钴、镍锰和镍钴锰合金胎体。
镍对金刚石具有良好的包镶性能,且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与制品母体的连接性能好,易于电镀,因此镍作为电镀金刚石制品的胎体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镍是一种价格较高的有色金属,近十年来价格的上升使电镀镍胎的成本上升了5倍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电镀金刚石制品胎体性能要求,同时降低金刚石制品生产成本的胎体材料及电镀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胎体材料镍价格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刚石制品的胎体,其特征在于:该胎体由电镀的铁或铁镍合金构成。
一种所述的金刚石制品的胎体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电镀液包括硫酸亚铁和其它硫酸盐,或氯化亚铁和其它氯化物,或硫酸镍、硫酸亚铁和氯化物。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硫酸亚铁为150-210g/l;所述的其它硫酸盐为硫酸镁125-200g/l,电镀液的PH=3.5-4.5,电镀温度25-35℃,电流密度0.5-2.5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硫酸亚铁150-200g/l;所述的其它硫酸盐为硫酸铵80-120g/l,PH=5-5.5,电镀温度25-35℃,电流密度0.6-0.7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硫酸亚铁铵350-450g/l,PH=2.8-3.5,电镀温度25-35℃,电流密度2-2.5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氯化亚铁350-400g/l;所述的其它氯化物为:氯化钠20g/l,氯化锰10g/l;还包括硼酸2-5g/l,PH=1-1.5,电镀温度30-45℃,电流密度5-10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氯化亚铁220-280g/l,所述的其它氯化物为氯化钙或者氯化钾180-200g/l,PH=5-5.5,电镀温度25-40℃,电流密度2-5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氯化亚铁350-380g/l,所述的其它氯化物为氯化锰10-30g/l,以及氯化钠10g/l,PH=2.5-3,电镀温度30-35℃,电流密度1.5-3A/dm2。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氯化亚铁300-350g/l,所述的其它氯化物为氯化锰30-50g/l,另外还有氟硼酸10-15g/l;PH=2.5-3.5,电镀温度25-35℃,电流密度3-5A/dm2。
以上电镀铁工艺所用阳极为纯铁。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硫酸镍180-220g/l,硫酸亚铁20-40g/l,所述的氯化物为氯化镍40-55g/l,氯化锰5-10g/l,另外还有硼酸40-50g/l,电镀液PH=3-4,电镀温度40-45℃,电流密度2-5A/dm2,阳极镍铁比例6-10∶1。
所述的电镀液中的硫酸镍180-220g/l,硫酸亚铁30-50g/l,所述的氯化物为氯化钠25-30g/l和氯化锰5-10g/l,另外还有硼酸40-50g/l,PH=3-4,电镀温度40-45℃,电流密度2-4A/dm2,阳极镍铁比例6-10∶1。
本发明采用镀铁和镀铁镍胎体,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电镀铁和含铁量30-60%铁镍合金或者其他铁合金均具有较高的硬度(HRC35-50),对金刚石也具有良好的包镶性能。虽然其耐磨性比电镀镍稍差,但有利于金刚石制品的出刃,提高金刚石制品的锋利度,特别适合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磨具的生产。
2.用便宜的铁替代昂贵的镍,大大降低了电镀金刚石制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电镀金刚石钻头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配方选择:根据岩层性质对电镀金刚石钻头性能的要求,对坚硬岩层采用纯铁电镀胎体,对中硬岩层采用铁镍电镀胎体,并根据胎体性能要求通过调整阳极的镍铁比例调整铁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桥昌,未经兰桥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网络的认证装置、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助力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