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的三维物体不连续空洞体积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663.0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守华;李光;刘俊秀;张蔚;孙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15/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三维 物体 连续 空洞 体积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图像中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更具体的涉及了一种通过MicroCT系统获得的三维立体图像来测量三维物体不连续空洞体积的方法。
背景技术
MicroCT是一项新型技术,MicroCT首先在工业无损检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凭借其系统中的完美数学模型的基础,可以预知的作用就是将在在极其微小的微观世界发挥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探测纳米级的微观形态。这些取决于前端采集设备的精确性,原始数据处理成断层数据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这两者对于系统的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断层图像的后处理的操作平台也是非常重要。有了方便的操作平台,可以实现很多实际需要的检测数据,比如三维图像的重建,可以在无损的情况下探测物件的侦测;不同平面的任意提取,可以非常方便的观察各个层面的情况。
由于工业领域的特殊需要,在完善三维图像的可视化的效率与效果后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在很多的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检验材料的内部属性,现有技术中研究较多的是多孔材料的内部探测。当然探测直接显示出所需探测物体的三维效果图,但是理论和实际的测量无法达到。通过数据精确计算出三维实体中的铝泡的体积以及铝泡的位置这样的数据还是比较复杂。现有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变化来判断各种大小的孔的出现频率,所以精确的体积计算以及位置的获取都将很难实行而且相对的误差较大。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的三维物体不连续空洞体积的测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维实体中的多孔材料的体积的测量比较困难、相对误差较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人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图像的三维物体不连续空洞体积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始图像载入图像处理装置中并进行预处理原始图像;
根据预处理后的图像根据原始图像的灰度级确定边界;撷取图像目的区域数据载入内存,在内存中构造空间八叉树通过遍历八叉树节点累积确定不连续空洞体积。
优选的,所述原始图像是通过MicroCT系统三维扫描后得到的三维可视图像。
优选的,所述的原始图像预处理是将原始图像经灰度线性变换处理。
优选的,所述的灰度线性变换处理方式是通过灰度分布函数映射得到,所述的灰度分布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苏州和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