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设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9710.2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宍仓诚司;酒卷一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欣亭;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设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于设有集中防水型的防水构件的防水连接器的虚 设插头。
背景技术
防水连接器常用于被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汽车等中。在这样的环境 下,存在着水等液体沿着电线侵入到连接器内部,或因温度差在连接 器内部产生结露的危险,为了消除这些不妥,保持处于嵌合状态的连 接器的气密状态,在防水连接器上使用着个别防水型或集中防水型的 防水构件。这些防水构件一般用合成橡胶制成。
在这些防水连接器中,在使用集中防水型的防水构件的防水连接器 中,在防水构件上,在对应于设在连接器内部的触头收容腔的位置, 形成触头插入口。
可是,不仅在使用个别防水型的防水构件的防水连接器的情况下, 而且在使用该集中防水型的防水构件的防水连接器中,在触头收容腔 中,也存在留有未收容触头的空收容腔的情况。这时,为了防止来自 对应于空收容腔的触头插入口的浸水,公知有将虚设插头插入到触头 插入口的方法。图7是使用传统例的虚设插头的防水连接器的剖面图 (参见专利文献1)。
示于图7的防水连接器101设有包括多个触头收容腔111的壳体 110。在各触头收容腔111内,可收容未图示的触头。而且,在壳体 110的后端(图7的右端)设置向后方突出的筒部112,在筒部112内, 设置用以保持处于嵌合状态的连接器的气密状态的集中防水型的防水 构件120。在防水构件120上,在对应于各触头收容腔111的位置上, 形成多个触头插入口121。另外,在壳体110的筒部112上,安装盖 构件130,用该盖构件130实现防水构件120的后方防脱。通过使设 置在壳体110的筒部112上的卡定突起113卡定在设置于盖构件130 上的卡定孔133上,盖构件130被安装在壳体110的筒部112上。而 且,在盖构件130上,在对应于各触头收容腔111的位置上,形成多 个触头插入孔131。
另外,为了防止来自对应于触头收容腔111中的空收容腔的触头插 入口121的浸水,要将虚设插头140插入到该触头插入口121中。该 虚设插头140具有:操作部141;以及从操作部141向前方延伸的防 水部142。操作部141的外形对应于盖构件130的正方形状的触头插 入孔131而形成。防水部142具有与被连接至触头的电线(未图示)的 直径相同程度的直径的圆柱状。所谓电线的直径指的是被覆层的外径。 该防水部142密合在设于防水构件120上的触头插入孔121的突条 121a的内周上。一旦将虚设插头140插入到该触头插入口121中,防 水部142就塞住触头插入口121,同时防水部142密合在触头插入口 121的突条121a上。从而,可保持处于嵌合状态的连接器的气密状态。 因此,可以防止从触头插入口121浸水。
而在虚设插头140的操作部141的外面,设有进入设在盖构件130 上的卡定槽132并限制虚设插头140向后方移动的卡定突起143。另 外,在操作部141的后端设有限制虚设插头140向前方移动的凸缘部 144。这样,通过在虚设插头140上设置卡定突起143,限制该虚设插 头140向后方移动,于是,可以防止由于壳体110的内压升高,虚设 插头140从防水构件120的触头插入口121拔出。
另外,图8是使用传统的另一例虚设插头的防水连接器的剖面图(参 见专利文献2)。
示于图8的防水连接器201具有包含多个触头收容腔211的壳体 210。在各触头收容腔211内,可收容未图示的触头,同时设置用以将 触头一次性卡定的壳体卡挡(housing lance)212。另外,各触头用从 壳体210的下方插入的侧止动器220二次地卡定。而且,在壳体210 的后部(图8的右部),设置向后方突出的罩部213,在罩部213内,设 置用以保持处于嵌合状态的连接器的气密状态的集中防水型的防水构 件230。在防水构件230上对应于各触头收容腔211的位置上,形成 多个触头插入口231。另外,在壳体210的罩部213上安装盖构件240, 用该盖构件240实现防水构件230的后方防脱。在盖构件240上对应 于各触头收容腔211的位置上,形成多个触头插入孔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