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429.3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越同创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5 | 分类号: | A61K31/4375;A61K31/7048;A61P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妇科疾病 药物 组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苦参素和黄芩苷的药物组合。
背景技术
阴道炎、宫颈炎均为妇科最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带下”、“阴痒”范畴,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污染;生育年龄妇女性活动较频繁,且外阴阴道是分娩、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感染;绝经后妇女及婴幼儿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感染。且阴道鳞状上皮与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除宫颈阴道部炎症外,宫颈炎症还包括宫颈管粘膜炎症,较多见,由于宫颈管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并且其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久而易导致慢性宫颈炎症。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常见的阴道炎包括霉菌性、滴虫性、非特异性、老年性、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及阿米巴阴道炎较少见。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最高,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霉菌性阴道炎80%-90%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凡不是由特异的病原体如霉菌、滴虫、淋菌等所引起阴道炎,统称非特异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又称萎缩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绝经后、人工绝经后及双侧卵巢切除的妇女。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患者约占绝经妇女的30%,占所有阴道炎患者的5%。多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不足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子宫颈炎病原体多为一般的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等;病毒、放线菌、滴虫、阿米巴、霉菌、衣原体等引起宫颈炎者较少见。根据病程可将其分为急性子宫颈炎和慢性子宫颈炎。急性子宫颈炎较慢性子宫颈炎少见。常见的症状为患者白带明显增多、下腹坠痛和膀胱刺激症状等。多继发于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或流产时化脓菌直接感染宫颈。常与尿道炎、膀胱炎或急性阴道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并存。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患者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本病大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或由分娩、流产、阴道手术时病原体侵入宫颈引起。患者往往无急性炎症过程的表现。由于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薄,皱襞多,抵抗力弱,病原体侵入其中,不易彻底清除而呈现慢性炎症。临床以白带量多为常见症状。
综上所述,阴道炎和宫颈炎症均为妇科常见疾病,因妇女的生理结构特殊,决定了本病的发病率很高,而且不易治愈,常反复发作,日久迁延成慢性炎症,甚至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影响了其正常的工作、学习。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主要就是针对病原体,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等,同时保持个人局部清洁。中药对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炎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口服制剂很难很快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有报导用洗剂、栓剂、坐浴等方法治疗,虽然疗效有所提高,但可操作性不强,同样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以苦参素和黄芩苷为原料组成药物组合物,方中以大苦大寒之苦参为君药,苦参素主入下焦,功专清热燥湿,且尤善止痒,《本草正义》言“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黄芩苷,苦寒质燥,性主沉降,清热燥湿尤长于疗下焦湿热证;蒲公英苦寒,功善清热解毒,为治热毒证之圣药。如此,方中集诸多苫寒味涩之药于一炉,互彰其力,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苦参素、黄芩苷组成。
其中苦参素1-100重量份,黄芩苷1-50重量份。
其中苦参素50重量份,黄芩苷25重量份。
药理研究显示,药物组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止痒和抗阴道炎作用,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炎提供了有效的药理学基础。毒理学研究显示,本品急性毒性较小,单次和多次阴道给药未见局部刺激症状。提示本品在临床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好,是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安全可靠、有效药物。
药理实验
实验1
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根据美国委员会临床实验室标准(NCCLS)。分步不连续对倍稀释后加入每一消毒平皿内1ml,再加MHA琼脂9ml。设对照为不加药物(蒸馏水)代替药物。将含药物平板及对照平板划6格份,每一份接种菌液1环。菌液:6h菌液,稀释比浊浓度为0.5麦氏管。培养方法:37℃×24h,观察结果。定量杀菌浓度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越同创药物研究院,未经北京卓越同创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