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以及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合成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1984.3 申请日: 2004-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1323847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向井和久;渡边光;西本友之;久保田伦夫;福田惠温;三宅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9/10 分类号: C12N9/10;C12N1/20;C12N1/21;C12N15/54;C12N15/63;C12P19/18;C12R1/06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罗菊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状 麦芽糖 以及 合成 它们 制造 方法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本申请为发明名称为“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以及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合成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申请日为2004年8月26日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具有环{→6)-α-D-吡喃葡萄糖基-(1→4)-α-D-吡喃葡萄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4)-α-D-吡喃葡萄糖基-(1→}结构的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简单略称为“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和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合成酶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和编码该酶的DNA与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具体而言,涉及到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和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合成酶及其制造方法、生产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合成酶的微生物、编码该酶的DNA和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使用该酶的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的生成方法和制造方法、以及含有环状麦芽糖基麦芽糖的组成物。 

背景技术

作为以葡萄糖为构成糖的糖,例如,已知有以淀粉作为原料制造的淀粉部分分解物的直链淀粉、淀粉糊精、麦芽糖糊精、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等。已知这些糖通常在分子的两端含有非还原性末端和还原性末端,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来说,淀粉部分分解物将每单位该固形物的还原能力的大小以作为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表示。已知该值大的糖通常分子小,粘度低,甜味浓,但反应性强,具有容易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等带有氨基的物质发生氨基羰基反应,进行褐变,发生恶臭,使品质易劣化的性质。为了改善这样的缺点,人们从很早就期盼不改变淀粉部分分解物的构成糖的葡萄糖,而使其还原能力降低或消除的方法。例如已知有象Journal of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美国、1949年、第71卷、353至358页报道的 那样,通过使macerans淀粉酶(macerans amylase)作用于淀粉,使6至8分子的葡萄糖生成通过α-1,4糖苷键键合的α-、β-或γ-环糊精的方法。现在可从淀粉在工业化规模生产这些环糊精,这些环糊精可用于充分发挥它们具有的非还原性,而且无味,具有包合能力等特性的用途。另外,就像先前本申请人在特开平7-143876号公报、特开平7-213283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通过使非还原性糖合成酶以及海藻糖水解酶作用于麦芽低聚糖等淀粉部分分解物,使2分子葡萄糖生成通过α,α-1,1糖苷键结合的海藻糖的方法。现在,已知由淀粉可以工业规模生产海藻糖,由于其非还原性温和,可以在产生高品质的甜味特性等用途中利用。另外,就像先前本申请人在国际公开WO01/90338A1号说明书、国际公开WO02/055708A1号说明书、国际公开WO02/40659A1号说明书等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通过使α-异麦芽糖基葡糖合成酶和α-异麦芽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或其部分分解物,生成具有4分子的葡萄糖通过α-1,3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交互结合的结构、即具有环{→6)-α-D-吡喃葡萄糖基-(1→3)-α-D-吡喃葡萄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3)-α-D-吡喃葡萄糖基-(1→}结构的环状四糖的方法。该环状四糖由于具有环状结构,所以具有包合能力,在表现出可使挥发性有机物稳定的作用的同时,还由于是非还原性糖,使氨基羰基反应不发生,可预期在利用、加工中不用担心褐变、劣化。 

这样一来,作为以葡萄糖为构成糖的非还原性糖,具有葡萄糖聚合度为6至8的α-、β-、γ-环糊精、葡萄糖聚合度为2的α,α-海藻糖以及葡萄糖聚合度为4的环{→6)-α-D-吡喃葡萄糖基-(1→3)-α-D-吡喃葡萄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3)-α-D-吡喃葡萄糖基-(1→}结构的环状四糖,由于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性,所以可以在各种领域中利用,如果在这些糖以外还可以提供以葡萄糖为构成糖的非还原性糖,那么非还原性糖的选择的范围变宽,预期可以用于更多样的用途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以葡萄糖为构成糖的新型非还原性糖,在使非还原性糖的选择范围扩展的同时,提供生成这样的非还原性糖的新型酶以及它们的生成方法和制造方法、编码该酶的DNA、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以及含有这样非还原性糖的组成物及其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