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172.0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武文;塚本隆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系统,尤其涉及提高ID标签安全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能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交换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正在得到广泛应用。RFID例如包括可存储信息的ID标签、进行该ID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写入的读出器/写入器、以及进行该读出器/写入器所读出的信息的管理等的主机等。
在各ID标签上被分配有固有的ID信息,因此能够在物流等中,通过在商品上贴附ID标签而使其流通,来有效地进行各商品的跟踪。
但是,由于RFID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数据的读出/写入,因此,被指出存在如下问题,即:当人持有ID标签时,在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而被第三者跟踪行动之类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作为ID标签的防止第三者取得信息的技术,公知有如下技术,即:例如错开天线和生成该ID标签的电源电压的整流电路的阻抗匹配,或者特意增大整流电路的消耗电流等,由此缩短ID标签的通信距离。
作为这种ID标签的缩短通信距离的技术,例如有如下的技术:从外部通信装置利用指令数据变更通信响应设定值,改变影响到对应的内部通信响应距离的参数,根据该参数变更通信响应距离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通过在天线和基准电位VSS之间连接电阻等,来使阻抗匹配错开以缩短通信响应距离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52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出版公开第2006/014585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利用RFID来缩短通信响应距离的技术中,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通常,利用ID标签的加电(power up)顺序,使用从主机预先设定在存储器等中的信息来更新缩短通信距离的设定,在被更新的时刻电源功率降低,此时,在输入功率不充分大的情况下,将会导致ID标签断电。
但是,在已断电的时刻ID标签再次被充电,反复进行预定的加电顺序。这种情况下,实现了通信距离的限制,但ID标签只在被电波照射的情况下才反复通断。
一般而言,半导体元件的阻抗因偏置的有无而存在不同,因此,通过反复通断,来自ID标签的反射波的大小发生变动,有可能会像对噪声进行反向散射一样地进行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能不降低通信功率而实现稳定的通信,并且限制ID标签的通信距离。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以及新的特征,通过本发明的叙述和附图而得以明确。
简单地说明在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被用于将从读出器/写入器接收到的电波转换成功率,并将信息返回到上述读出器/写入器的ID标签,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接收从上述读出器/写入器输出的电波,对基于其电磁感应的功率基于其电磁感应的功率进行整流而生成一次电压;稳定电压电路,使上述整流电路生成的一次电压稳定化而生成内部电源电压;指令解调电路,将施加在从上述读出器/写入器输出的电波上的指令解调成数字信号;指令解码部,对上述指令解调电路解调后的数字信号的指令进行解码;以及通信距离限制控制部,用于限制与上述读出器/写入器之间的通信距离,
其中,上述通信距离限制控制部,在设定了通信距离限制设定数据时,不接收从上述指令解调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其中,该通信距离限制设定数据用于设定与上述读出器/写入器之间的通信距离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上述通信距离限制控制部包括:通信距离设定部,用于保存是否设定了通信距离限制设定数据的信息,其中,该通信距离限制设定数据用来设定与上述读出器/写入器之间的通信距离限制;功率强度监视器部,用于监视上述整流电路生成的一次电压的功率,判断该功率是否在预先设定的任意的电场强度以上;以及通信距离限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由上述通信距离设定部设定用来对通信距离限制进行设定的通信距离限制设定数据、由上述功率强度监视器部判断为在任意的电场强度以下时,使上述指令解调电路和上述指令解码部不导通,使从上述指令解调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不输入到上述指令解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萨科技,未经株式会社瑞萨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护罩的切锯
- 下一篇:改进结构的易开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