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六堡茶品质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3779.4 申请日: 2008-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1669559A 公开(公告)日: 2010-03-17
发明(设计)人: 姜明国;陈尚广;黄瑞乐;江智云;周灵映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民族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23F3/06;A23F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006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六堡茶 品质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冠突散囊菌在六堡茶生产中的应用,属食品工程和生物技术交 叉领域。

背景技术:

六堡茶是广西最著名的黑茶,驰名中外,为广西传统出口产品。

现有的六堡茶制作工艺流程:初制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 复制工艺为过筛整形→拣梗拣片→拼配→初蒸→渥堆发酵→干燥→复蒸→压箩 (或制饼)→陈化→包装成品。

六堡茶的生产要经过独特的“陈化”工序,主要目的是为了发“金花”,即 将压箩(或压饼)的六堡茶半成品放入有一定温湿度的陈化洞中,让冠突散囊 菌自然生长,实质是在一定温湿条件下,使有益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大量生 长繁殖,这些优势菌会产生黄色闭囊壳(俗称“金花”),并借助其体内的物质 代谢与分泌的胞外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等)的作用, 实现色、香、味品质成分的转化,对形成六堡茶特有的“红、浓、醇、陈”品 质风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金花”的有无、多少直接影响六堡茶的质 量。

同时六堡茶大生产也面临着这样问题:

1、冠突散囊菌难以上升为优势菌:渥堆发酵时冠突散囊菌生长相对缓慢, 而其他霉菌(如黑曲霉、青曲霉)及杂菌生长速度快,因此常出现黑曲霉或青 曲霉抑制冠突散囊菌的生长繁殖,影响六堡茶品质,甚至致使其报废;

2、发“金花”难:由于在六堡茶大生产过程中渥堆发酵时形成的各种菌群 经高温复蒸后基本被杀死,仅剩部分耐高温的孢子,包括冠突散囊菌孢子,这 是日后少量六堡茶能够在良好陈化条件下发“金花”的主要原因。现行为克服 发“金花”难的措施是将压箩(或压饼)后的茶叶放入常年贮存六堡茶的陈化 洞中,因陈化洞内大多已有冠突散囊菌菌种且恒温、恒湿、相对密闭,有利于 让其再次自然接种,达到发“金花”的目的,但还是不能有效解决陈化洞内冠 突散囊菌菌种浓度低,六堡茶发“金花”数量少、不普遍,部分紧压六堡茶内 部不易发“金花”,陈化时间长,质量不稳定、不易控制、受空间限制、易受污 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行业做大做强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对六堡茶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提供一种 接种冠突散囊菌制备六堡茶的方法,有效提高有益菌——冠突散囊菌在六堡茶 生产的渥堆发酵和陈化环节中的数量,改善现有工艺,促进六堡茶品质提高, 保证质量稳定。同时也提出了获得优良冠突散囊菌菌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六堡茶品质的生产方法,是在六堡茶原有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生物技术改进而来的,即在“初蒸”和“复蒸”后分别接入一定量冠突散 囊菌菌种,为二次接菌法,分别使得渥堆发酵时冠突散囊菌上升为优势菌,陈 化时发“金花”茂盛、普遍。

在现有六堡茶生产流程基础上,按本发明改进的六堡茶制作工艺流程:初 制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复制工艺为过筛整形→拣梗拣片→ 拼配→初蒸→第一次接种→渥堆发酵→干燥→复蒸→第二次接种→压箩(或制 饼)→进烘房→陈化→包装成品。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1、在现有六堡茶生产流程基础上,当六堡茶制作流程到达“初蒸”步骤时, 汽蒸的温度为100℃、时间30—50秒钟,或150℃、时间8—12秒钟,茶叶摊 开冷却,洒山泉水使茶叶含水分在15%左右,用含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喷洒接 种,接菌量为8.0×104个/kg原料以上,混匀后进行渥堆发酵。

2、在现有六堡茶生产流程基础上,当六堡茶制作流程到达“复蒸”步骤时, 复蒸温度控制在100℃,时间40—60秒,或150℃、时间15—20秒钟,茶叶冷 却至45℃以下,将茶叶菌种碾碎成末接种到复蒸后茶叶中,接菌量为2.0g茶末 /kg原料以上,混匀后进行压箩(或制饼)。

3、在现有六堡茶生产流程基础上,当六堡茶制作流程到达“陈化”步骤前, 增加“进烘房”操作步骤,即将压箩(或制饼)后的茶叶送入烘房,分层摆放, 严格控制烘房的温湿度:1—4天保持温度28—30℃,相对湿度75—85%;5—8 天保持温度32—35℃,相对湿度60—70%;9—10天时烘房内点燃松柴,旺火燃 烧,房温控制温度在40℃—45℃。干燥后可置于干燥、洁净、无异味的环境中 陈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