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用多元变性淀粉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403.3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韦爱芬;潘瑞坚;韦莉敏;匡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7/28 | 分类号: | D21H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26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多元 变性 淀粉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特别是生产造纸工业,主要用作高浓高速造纸表面施胶剂、高浓高速涂布胶粘剂以及纸制品胶粘剂的多元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造纸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印刷机向大型、高速及多色组发展,对各类印刷用纸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类印刷用纸和信息记录纸都必须经过表面施胶和涂布两道重要的造纸加工过程提高纸张产品质量。在国内单一变性淀粉作为造纸胶粘剂已有较长的历史,主要应用于低浓度低车速的表面施胶和涂布,以及低固含量的纸制品胶粘剂。在现代高浓高速造纸应用中,此类胶粘剂表现出粘结强度低,光泽度差,保水性差、低温流动性差、高浓易凝胶等缺陷。研制生产新型多元变性淀粉,提高淀粉糊液的抗老化性、粘结强度、保水性、成膜性,提高高浓度淀粉糊液的粘度稳定性、低温流变性,满足造纸高浓度蒸煮糊化、高浓度表面施胶、高浓度涂料配制、高速表面施胶和涂布以及高浓纸制品胶粘剂应用的需要,实现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淀粉,大量取代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合成的昂贵的胶粘剂,保护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同时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已成为广大淀粉和造纸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所谓多元变性淀粉,是指在同一淀粉分子中既接上阴离子、又接上阳离子或非离子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基团的淀粉。目的是强化其某方面的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突出,使用条件更宽。多元变性淀粉是在阴、阳、非离子等普通变性淀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淀粉衍生物,它与通常的阴离子、阳离子及非离子变性淀粉对比,应用效果更明显。
经检索,我们查到与多元变性淀粉相关的文献报道:
1、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CN03132200.X【申请日】2003.07.07【名称】一种氧化-酯化-接枝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摘要】一种氧化-酯化-接枝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淀粉变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产品应用了对淀粉同时进行氧化变性、酯化变性、接枝变性的制备方法而制得,使其同时具有氧化、酯化、接枝变性淀粉的特性。产品用作造纸工业涂布剂和施胶剂。本发明优点是在几乎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将氧化、酯化、接枝三种变性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氧化淀粉生产工艺和设备中一步来完成,工艺设计科学、实用。产品性能优于目前造纸行业广泛使用的变性淀粉品种,便于推广应用。【主权项】权利要求书1、一种氧化-酯化-接枝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其特征是应用了对淀粉同时进行氧化、酯化、接枝变性的制备方法,使其同时具有氧化、酯化、接枝变性淀粉的特性。2、如1所述的三原复合变性淀粉的应用,其特征是用于造纸工业中的涂布和施胶。
2、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0310112684.6【申请日】2003.12.16【名称】一种醚化-交联-预糊化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摘要】一种醚化-交联-预糊化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淀粉变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产品应用了对淀粉同时进行醚化、交联、预糊化变性的方法而制得,使其同时具有醚化、交联、预糊化淀粉的特性。产品用来增稠稳定食品工业中的高酸、高盐和冷冻食品,也可用于造纸、纺织等工业的施胶剂。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醚化、交联、预糊化三种变性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工艺设计科学实用,产品性能优良,可部分替代目前国内价格比较高昂的果胶、黄原胶等,便于推广应用。【主权项】权利要求书1、一种醚化-交联-预糊化三元复合变性淀粉,其特征是应用了对淀粉同时进行醚化、交联、预糊化变性的制备方法,使其同时具有醚化淀粉、交联淀粉、预糊化淀粉的特性。2、如1所述的三原复合变性淀粉的应用,其特征是用作增稠稳定食品工业中的高酸、高盐和冷冻食品,也可用于造纸、纺织等工业的施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像光学储存系统中侦测与补偿损坏像素的方法
- 下一篇:卡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