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丝绸织物染色方面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807.5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虎;蒋明才;张玲;尹旭敏;张超;曾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3/04;C09B61/00;C09B6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329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染色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丝绸 织物 染色 方面 应用 | ||
1、一种天然染色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茶鲜叶为原料提取茶鲜叶中的茶多酚,然后在茶多酚提取液中再加入媒染剂制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染色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茶鲜叶为原料加水并通过微波加热提取茶鲜叶中的茶多酚,然后将提取液分离得到含茶多酚的上清液,在该上清液中加入媒染剂后制成的;其中媒染剂的加入量为每升上清液1~5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染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鲜叶原料采用4~10月份茶树鲜叶中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一芽四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媒染剂为可溶性的Fe3+盐或/和可溶性的Fe2+盐或/和可溶性的K+盐或/和可溶性的Cu2+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染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的Fe3+盐为硫酸铁或/和氯化铁;所述可溶性的Fe2+盐为硫酸亚铁;所述可溶性的K+盐为十二水硫酸铝钾或/和氯化钾或/和醋酸钾;所述可溶性的Cu2+盐为硫酸铜或/和叶绿素铜钠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然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所述茶鲜叶原料用水清洗干净并破碎,然后加水并通过微波加热提取茶鲜叶中的茶多酚;提取完毕后将提取液分离得到含茶多酚的上清液,再在含茶多酚的上清液中添加媒染剂后用缓冲液调节其PH值为4~7即得产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茶鲜叶原料用水清洗干净为用水反复冲洗至水清为止;所述茶鲜叶原料破碎粒度为10~100目;所述加水并通过微波加热提取茶鲜叶中的茶多酚是指加水量按茶鲜叶∶水=1∶10~30,微波加热频率为2400~2500MHz,加热提取温度为60~100℃,提取时间为1~9分钟;所述提取液分离采用膜分离;所述添加媒染剂的量为每升上清液1~5克;所述缓冲液为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然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茶鲜叶原料破碎粒度为20目;所述加水量按茶鲜叶∶水=1∶20;所述加热提取温度为60℃;所述提取时间为7~9分钟;所述添加的媒染剂为可溶性的Fe3+盐或/和可溶性的Fe2+盐或/和可溶性的K+盐或/和可溶性的Cu2+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然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可溶性的Fe3+盐为硫酸铁或/和氯化铁,所述可溶性的Fe2+盐为硫酸亚铁,所述可溶性的K+盐为十二水硫酸铝钾或/和氯化钾或/和醋酸钾,所述可溶性的Cu2+盐为硫酸铜或/和叶绿素铜钠盐。
9、如权利要求1~4中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然染色剂在丝绸织物染色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8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敷装置
- 下一篇:特异性调节POKEMON基因表达的反义寡核苷酸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