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为疏水药物纳米制剂载体的可生物降解两亲聚磷腈的组成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59.1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张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辉 |
主分类号: | C08G79/04 | 分类号: | C08G79/04;A61K47/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38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为 疏水 药物 纳米 制剂 载体 生物降解 两亲聚磷腈 组成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疏水药物纳米制剂载体的可生物降解两亲聚磷腈的组成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之一,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导致当今人类死亡的首位病因1,2。基于纳米微粒制剂的化疗是癌症药物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基于纳米微粒制剂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疗法则是备受重视和期待的研究方向3,4。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由于其良好的理化性能和体内治疗效果,是目前国内外抗癌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靶向纳米传递载体研究的热点5,6。
应用纳米技术来治疗、诊断、检测和控制生物系统最近被NIH(美国国家卫生局)称作“纳米医学”。纳米医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它包括仿生纳米粒(例如功能化纳米碳管)、“纳米机器”(例如由可交换的DNA链或多面体DNA支架形成的组装体)、作为生物材料的纳米纤维和聚合物纳米组装体(例如分子自组装体和组织工程用多肽、多肽两亲物纳米纤维、作为分子开关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纳米多孔膜)、纳米尺度的微加工器械(药物传递的硅微芯片、单晶硅微机械中空针和二维针阵列)、传感器和实验室诊断器7。此外,尚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纳米微粒技术,采用这些手段能够靶向传递药物、遗传物质(如质粒DNA、寡聚核苷酸和siRNA)和诊断试剂到达体内不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毫无疑问,设计并制备有效的纳米载体来传递和靶向药物、治疗剂和诊断试剂是纳米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这包括识别与临床治疗相关的精确的靶点(细胞和受体)和选择适当的纳米载体达到所需要的响应,而同时降低副作用至最小程度。单核吞噬细胞、树状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肿瘤细胞以及肿瘤新血管)是主要靶点。
纳米给药系统比如聚合物-药物键合物、脂质体或其他基于聚合物的纳米载体能够改善非胃肠道给药后,药物的药理学特性或治疗效果5。随着许多脂质体抗癌制剂和聚合物-药物键合物纳米给药系统的成功开发,并在临床上应用,许多早期阻碍纳米给药系统开发的问题已经解决5。此外,拓展纳米给药系统的独特性能用于传递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基因学研究得到的新一代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8。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方面,有人制备了负载有t-PA的聚(丙交酯-共-乙交酯)(PLGA)纳米粒,并在其表面涂敷壳聚糖(Chitosan),体外研究表明该类纳米粒可以加速血栓溶解,对提高治療栓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辉,未经李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精神病的组合物
- 下一篇: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