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锈菜刀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42.6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维明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36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锈 菜刀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刀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锈菜刀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的菜刀有两种,一种是碳钢菜刀,即为夹钢菜刀,它是用低碳钢夹高碳钢或者直接用复合碳钢制造,中间层是韧性好、耐磨、锋利的材料,缺陷是易生锈、不美观、重量较轻使用时力度不够;另一种是不锈钢菜刀,用不锈钢整体制造,不锈钢菜刀有比较美观,重量够使用省力,不锈的优点,但却存在刀刃易钝用不了多久就需要磨一次刀,且刃口不锋利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种不锈钢菜刀也不能完全防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刀身上出现黄锈斑,影响使用和美观,刀锈会粘在食物上,对食物造成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刀刃锋利,且刀身不出现黄锈斑的防锈菜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即一种防锈菜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含碳量≤0.15%的不锈钢作为刀身毛胚,选用高锰钢或高碳钢或含碳量>0.25%的不锈钢作为刀刃毛胚,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刀身毛胚板材下料,刀刃毛胚板材下料,其中刀刃毛胚的宽度为刀身毛胚宽度的2/5~3/5;
(2)、将刀身毛胚和刀刃毛胚对接并熔合焊接成刀体毛胚;
(3)、将刀体毛胚锻打或滚压成平直的整体板,刀背厚、刀刃薄;
(4)、对刀体毛胚四周侧面进行修样,制出刀体四周轮廓;
(5)、淬火,淬火温度为900℃~1100℃,油冷;
(6)、液压机校平刀体毛胚;
(7)、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50℃,油冷;
(8)、打磨刀体毛胚的两个平面,刀体抛光;
(9)、深冷处理,温度为-100℃~-200℃;
(10)、开刃,装配刀柄。
所述刀身毛胚下端开有凹槽,所述刀刃上部嵌入所述凹槽中再熔合焊接。
上述加工方法在深冷处理以后和开刃以前,在刀体的两平面上加工装饰纹。
本发明也可以按如下方案实现发明目的,选用含碳量≤0.15%的不锈钢作为刀身毛胚,选用高锰钢或高碳钢或含碳量>0.25%的不锈钢作为刀刃毛胚,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刀身毛胚板材下料,刀刃毛胚板材下料,其中刀刃毛胚的宽度为刀身毛胚宽度的2/5~3/5;
(2)、将刀身毛胚和刀刃毛胚对接并熔合焊接成刀体毛胚;
(3)、粗磨刀体毛胚的两个平面直至光滑且刀背厚、刀刃薄;
(4)、对刀体毛胚四周侧面进行修样,制出刀体四周轮廓;
(5)、淬火,淬火温度为900℃~1100℃,油冷;
(6)、液压机校平刀体毛胚;
(7)、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50℃,油冷;
(8)、粗磨、精磨刀体毛胚的两个平面,刀体抛光;
(9)、深冷处理,温度为-100℃~-200℃;
(10)、开刃,装配刀柄。
所述刀身毛胚下端开有凹槽,所述刀刃上部嵌入所述凹槽中再熔合焊接。
所述加工方法在深冷处理以后和开刃以前,在刀体的两平面上加工装饰纹。
本方法制作的刀体由刀身和刀刃焊接组合而成,刀身使用0Cr13或1Cr17等含碳量≤0.15%的不粘磁不锈钢,刀身光亮美观、耐腐蚀性强,不粘磁、不会生黄锈斑,减小刀锈对食物的污染,而且这种含碳量≤0.15%的不粘磁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仅在抛光阶段才能发现的断裂裂纹,减少了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刀刃使用高锰钢或高碳钢或含碳量>0.25%的不锈钢作为刀刃毛胚再经过淬火和深冷处理,可以增加刀刃的硬度和耐磨性,经久耐用、久用不钝,提高菜刀的使用寿命。此外,锻打或滚压刀体毛胚即省料,又可使材料的组织结构均匀、致密。
采用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制作出的刀身光亮美观、耐腐蚀性强,不粘磁、不生黄锈斑,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刀身不会出现裂纹,减少了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刀刃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经久耐用、久用不钝,菜刀的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维明,未经黄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