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BT/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326.0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贺永;李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5/02;C08K5/13;C08K5/3475;B29B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103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bt abs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BT/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由美国Celanese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并工业化生产的一类较新的热塑料工程塑料,具有结晶速度快,电气性能优异且随温湿度变化小;耐候性好,适于户外使用,且耐药品性优异;突出的电性能,是电子、电气工业的理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家用电器、电动工具,运动器械等领域,也是最近十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
目前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保险杠材料主要还是以聚丙烯加弹性体与矿物的复合材料,虽然达到当前汽车材料标准,但是在后续加工方面存在许多功能不足,需要增加工工艺来弥补,不仅增加了加工与物流成本,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不良品的增加,其中典型性问题是:
由于聚丙烯为基材料保险杠表面活性低,与油漆亲和力差,保险杠在的喷涂之前必须经过火焰处理程序。火焰处理是目前聚丙烯保险杠涂装工艺中的一道关键程序,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其次品率约点何险杠制总量的次口的3%,但若火焰工艺处理不当,则整批涂装保险杠将报废,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的聚丙烯基材的保险杠耐热性能不高,热膨胀系数高,处理前后尺寸变化大,而造成保险杠在使用过程中的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尺寸发生变化,导致保险杠变形和产生内应力,易引起保险杠的松脱或破坏。
保险杠在涂装过程中必须经过两道烘烤工艺,目前的保险杠材料耐热性不够高,为保证保险杠在烘烤过程中不变形以及油漆的完全固化,烘烤温度一般设定的80度左右,这样保险的涂装过程耗时在3-3.5小时,生产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合汽车保险杠的PBT/ABS合金材料,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BT/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BT/ABS合金材料,其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45-70%;
ABS 20-45%;
活化增容剂 1-10%;
润滑剂 0.1-0.6%;
抗氧剂 0.1-1.2%
光稳定剂 0.1-0.6%。
其中,所述的PBT的相对粘度为0.6-1.5P·S。。
其中,所述的ABS为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二元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橡胶总含量为15-70%。
其中,所述的活化相容剂为一种反应接枝的极性聚合物及其复配体系,如ABS-g-MAH、丙烯腈-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EBS-g-MAH、AS-g-GMA、ABS-g-GMA、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的加工润滑剂为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酯酸复合酯类、聚硅氧烷类、低分子酰胺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半受阻酚类、丙烯酰基官能团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如: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主抗氧剂和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辅抗氧剂的复配。
其中,所述的光稳定剂选自受阻胺类、苯并唑类、苯并酮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物,如:2-(2羟基-5-辛苯基)-苯并三唑。
其中,所述的活化增容剂及复合物为一种经反应挤出接枝的极性聚合物,采用如下的重量百分数的原材料反应挤出制备的:
苯乙烯类聚合物60-94份,可以为丙烯酸-苯乙烯二元共聚物、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物、氢化的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或者聚氨酯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活化单体1-5份,可以为马来酸、丙烯酸、反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甘氨酸丙烯酸酯、甘氨酸甲基丙烯酸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基二马来酰亚胺、二甲基本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活化引发剂0.1-1.0份,可以为二芳基过氧化物、烷基芳烷基过氧化物、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过氧化酯、二酰基过氧化物等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