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多肽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169.0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中;周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0 | 分类号: | C07K7/00;C07K14/00;A61K38/08;A61K38/16;A61K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多肽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纳米药物载体进行靶向修饰的小分子多肽。
背景技术
纳米药物是指以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粒、聚合物胶束、以及缩合体为载体,以一定的方式与药物结合在一起制成的制剂,其粒径通常在10nm到1000nm之间。纳米药物载体是用于包裹或吸附药物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物质,它对药物的释放、分布、药效等有很重要的影响,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纳米脂质体(nanoliposome)、固体脂质(solid lipid nanopartices,SLN)、纳米粒(nano-particles,NP)、缩合体(condensates)及聚合物胶束以等。纳米载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用途性,他们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药物更容易吸收,而且通过包裹和吸附机制还可以对药物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就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药理作用。
能否将治疗药物有效地转运至靶器官或靶组织细胞,并维持治疗浓度一定的时间,是药物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多数纳米制剂来说,网状内皮系统的清除作用和非特异性细胞反应是其应用的主要障碍。纳米载体能够和许多血液内容物以及非靶细胞非特异性结合,严重影响了纳米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伴随着副作用的增加。M.origs和M.kursa等研究发现,以PEI为载体的缩合体(核酸载体的一种)能够和血液中的清蛋白、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I、A-II、H、C-III)以及甲状腺素转运蛋白结合迅速聚集而被清除,导致治疗基因无法到达靶细胞。更为严重的是PEI/DNA复合物与红细胞结合后,很可能会引起血管或肺部毛细支气管堵塞而产生严重后果(M.Ogris,P.Steinlein,M.Kursa,K.Mechtler,R.Kircheis,E.Wagner,The size of DNA/transferrin-PEIcomplex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gene expression in cultured cells,Gene Ther.5(1998)1425-1433.)。目前主要采取亲水修饰和靶向修饰的方法来克服PEI/DNA缩合体的这些缺点。
纳米载体经亲水性聚合物修饰后,稳定性增加,体内循环时间延长,并具有一定的RES逃逸能力,但是由于表面的电荷被屏蔽,甚至被反转,极大地影响了纳米制剂的细胞摄取效率,加之其特异性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研究者们在进行亲水性修饰的同时在缩合体表面偶联各种各样的配体,以提高缩合体的转染效率。包括一些糖类化合物、转运铁蛋白、叶酸、生长因子以及具有特异性定位作用的抗体(Kai Kraemer,Susanne Fuessel,Uta Schmidt.etal,Antisense-mediated hTERT Inhibition Specifically Reduces the Growth of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3;(9):3794-3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酮废水的处理与回收方法
- 下一篇:点油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