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紧凑型油菜的育种设计及鉴定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8092.5 申请日: 2008-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1292626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沈金雄;易斌;文静;李新华;漆丽萍;杨军;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4 分类号: A01H1/04;A01H1/02;A01H1/08;C12Q1/68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宜 机械化 收获 紧凑型 油菜 育种 设计 鉴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紧凑型油莱的育种设计、筛选及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种植上的劳动力及相关的栽培管理等成本投入日显增加,选育高产优质,特别是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新品种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方面,开发新的栽培方法等是增强经济效益的另一个方面。显然,培育理想的作物新品种是农作物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首选方法,而新品种的培育与合理的育种方法及特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等密切相关。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主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自交重组及人工选择,这不仅需要有很大的分离群体、可靠的环境条件,而且需要准确的筛选技术及较长的试验周期。现代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虽然可以对特定的植物群体进行改良,但改良的目标性状数量有限。

长期以来,自然选择及进化等使油菜形成了植株比较高大,分枝及角果比较分散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油菜不利于进行机械化、规模化操作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便于油菜能够实现机械化收获,目前人类对油菜进行的遗传改良主要在于抗裂角、矮化选择等方面。但由于油菜为无限花序,花期较长(一般持续1个月左右),使得油菜茎、枝上不同层次的角果成熟时间不能一致,常常下部角果已经成熟变黄,而上部角果仍未能成熟(青色),为能够进行脱粒,加拿大等国家的做法是成熟期先将油菜机械化割倒,经过几天后熟再进行机械化脱粒,显然这增加了油菜生产成本。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国家的油菜种植成本仍比完全依赖于人工的中国低40%以上。发现并培育株型紧凑、花期较短、结荚层集中、抗裂角等新型油菜品种以适应机械化操作是国内外油菜遗传改良的发展趋势。此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这类品种无疑也有利于抗病、抗倒,有利于高密度种植,有利于油菜的增产增收。

知识产权保护及农作物种苗市场等常常需要进行品种、特异新型材料的鉴别。通常可用于农作物品种鉴别的方法主要有形态学标记法、生化标记法和分子标记鉴定法等。前两种方法是比较经典的方法,但由于这两类标记数量很少,易受环境影响,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作物品种数量日益增多及人们对作物产品品质等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能力日显不足。分子标记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基于物种DNA指纹特征的标记技术。这类标记不易受环境影响,且理论上数量可以是无限的。由于不同遗传材料具有不同特征的分子指纹,因此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品种的鉴别。目前,RFLP、SSR、AFLP、SCAR等标记技术已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DNA指纹分析及品种(杂种)鉴定。

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紧凑型油菜的育种设计、筛选及鉴定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育矮杆紧凑型油菜的育种技术以及提供应用该育种技术选育获得矮杆紧凑型油菜的鉴定方法。利用该育种方法培育适应高密度种植、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以解决当前油菜生产中面临的突出高种植成本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紧凑型油菜的育种设计方法,包括步骤:

(1)以甘蓝型油菜5148-2(该品系于2006年1月1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P200601,专利申请号:200610018257.5)为母本,加拿大G Rakow教授提供的人工合成黄籽油菜DH系YN90-1016【参见文献:Dargl J Somers等.Identification of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linoleic acid desaturation in Brassica napus.Theoretical andApplied Genetics,1998,96(6-7):897-903;Dargl J Somers等.Identification of a major gene andRAPD markers for yellow seed coat colour in Brassica napus.Genome,2001,44:1077-1082】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种F1

(2)于油菜开花期取杂种F1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花序上幼蕾,用常规方法,通过酒精和升汞消毒、研磨破碎、离心提取小孢子,加入秋水仙碱以诱变并加倍染色体,进行小孢子培养【见文献:余风群等.提高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某些培养因素研究.作物学报,1997,23(2):165-168】,获得双单倍体(DH)分离群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