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森锌、戊唑醇组合杀菌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196.4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乔正富;潘晓芬;许祥生;夏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6 | 分类号: | A01N47/26;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森锌 戊唑醇 组合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到的农药组合物,是以丙森锌和戊唑醇为有效成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属于农药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丙森锌: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可有效防治多种病害,尤其对叶斑病、霜霉病、疫病效果好,该产品在推荐剂量对作物安全。特别是该产品富含大量锌元素,对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果实品质非常有利。
戊唑醇:本品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
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一种植物病害往往由几种病菌所致,单用一种药剂防治效果不可能取得最佳,单用一种药剂防治效果不可能取得最佳,且又容易产生抗性问题。克服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不同的品种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试验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大大的延缓了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森锌、戊唑醇组合杀菌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丙森锌、戊唑醇、丙酮、吐温80、纯水等组成。
固体丙森锌和戊唑醇按4~12:1的重量比,组合剂中丙森锌与戊唑醇累积重量为50%~70%。
本发明具有综合防治效果好,用药量小,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用丙酮和吐温80分别将丙森锌和戊唑醇原药溶解和乳化,再加适量纯水配成母液。按照丙森锌与戊唑醇重量比分别为4:1、5.25:1、12:1的配比移以母液共配置3组,每组再配制为6—7个不同浓度的药液。取上述药液各2毫升,分别移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再在各皿中分别加入融化的PSA培养基各10毫升(以不加药处理作对照)。每个配比的每个浓度处理各1皿,重复4次。将药液和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在每皿中央接入事先培养好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饼(直径5毫米)各一块,然后置PYX—250Q—A人工气候箱中,在24℃下培养6天,交叉测量各处理的菌落扩展直径。按照下式计算不同配比各浓度处理的菌落净生长直径百分率,以Finny(1952)机率值分析法建立各单剂和6组配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值。根据Sun法(1960)计算混合药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合药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和共毒系数(CTC),依据共毒系数(CTC)值判定混合药剂的联合作用类型。以CTC值判断丙森锌·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联合毒力作用,CTC值在100左右为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时为拮抗作用,明显大于100时为增效作用。
丙森锌·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磨金属树脂金刚石砂轮
- 下一篇:一种喷砂机喷射时间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