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浆模塑缓冲件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2262.2 | 申请日: | 200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绿纸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D5/00 | 分类号: | B31D5/00;B65D81/02;B65D85/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浆模 缓冲 制作方法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用缓冲件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纸浆模塑缓冲件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纸浆模塑,是目前逐渐取代发泡塑料的缓冲包装材料,由100%循环纸为原料,易回收,对环境无污染,倍受包装业关注。
现有的纸浆模塑缓冲件通常包括一本体,本体内设有与被包装物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空腔周围布置复数个加强筋,由加强筋为被包装物提供缓冲、支撑效果,其基本的制作方法为:打浆——成型——干燥——热压——切边。由于受该加工工艺的限制,决定了影响纸浆模塑件缓冲强度的缓冲距离及受力强度均有限,单个本体仅能包装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产品,使用范围受限。
为此,申请人曾设计出双层叠加及局部加设补强结构的纸浆模塑缓冲件,从而提高包装件的缓冲强度,满足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缓冲要求。但在目前的加工工艺下制作出的缓冲件,为提供足够的缓冲效果,必须在容置空腔周围设置复数个加强筋,如此造成放置产品的容置空腔内凹凸不平较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①美观性较差;②产品的受力面由加强筋顶面构成,受力面积较小,对产品外壳的冲击就大,不利于缓冲;③对产品的支撑力均匀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缓冲件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通过该制作方法制成的缓冲件,能够提供足够的缓冲强度,支撑力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浆模塑缓冲件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
(1)成型:打浆后分别成型相互层叠配合的外件与内件,其中外件上相对于容纳内件的空腔的另一侧设有与待包装产品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内件顶部设有容纳外件上的容置空腔背侧对应凸起的空腔,空腔周围布有复数个加强筋;
(2)干燥;
(3)涂胶:由步骤(1)得到的外件与内件,在外件上容纳内件的侧面上或内件上对应外件的侧面上涂覆粘合胶;
(4)粘合:将外件与内件的对应侧面叠合,热压后粘合为一体结构的本体;
(5)切边:切除成型时在外、内件(2)外缘上形成的翻边,获得沿所述本体外缘设置的轮廓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5)中的翻边是在成型工程中产生,该翻边由轮廓边和向本体凸起侧弯折的弯折部构成,以往切割时仅将其切整齐,将翻边保留,然在跌落测试中发现,该翻边在受力后将反向翘起,影响整个本体的美观性,因而通过步骤(5)的切边,将弯折部切除,留有与本体外缘一致的轮廓边;步骤(4)中热压为现有技术,通过加热、加压后,使步骤(3)中涂覆的粘合胶融化,将内、外件粘合在一起,构成一体结构,从而一方面增强本体的缓冲强度(由双层粘合结构实现),另一方面外件将内件包裹,由包裹在内的内件上设置的加强筋承担强度支撑,而在外件上仅设置了与待包装产品外壳配合的容置空腔,使该空腔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受力面积较大,待包装物得到均匀的支撑力,且增加了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纸浆模塑缓冲件结构,包括由外件与内件叠合构成的一本体,所述内件嵌设在外件一侧的空腔内,所述外件上相对于内件的另一侧设有容纳待包装产品的容置空腔,所述内件顶部设有容纳外件上的容置空腔背侧对应凸起的空腔,空腔周围设有复数个加强筋,各加强筋抵于所述外件的空腔内壁上,外件和内件通过设置于两者间的粘合胶层粘合固定,构成一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件底部、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处布有复数个凸起,对应凸起处的所述内件顶部设有凹陷,构成卡合定位。通过卡合定位,加强内外件之间连接强度,同时可以更好的实现力的传递,以及为产品的端部(即容置空腔的底部)提供加强筋的支撑,不影响容置空腔四周侧壁的平整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件底部,位于所述空腔与外侧边间的四角部,设有斜向布置的加强筋。通过斜向加强筋,为角部提供抵抗侧向力的支撑。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经涂胶将内、外件叠合后粘合为一体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缓冲件的缓冲强度,另一方面,由内件设置加强筋来完成结构强度的需要,而外件仅设置与待包装物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间,因而表面较为平整,将外件包裹于内件外,隐藏内件凹凸不平的加强筋结构,提升缓冲件的美观性;
2.通过切边工序,将缓冲件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翻边切除,保留沿本体外缘设置的轮廓边,与以往由保留轮廓边及弯折部的翻边比较,避免受力后外翘现象,提高缓冲件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绿纸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绿纸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状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毛兰素的环糊精包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