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番茄红素的多功能食用油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588.1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L1/29;A23L1/3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3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番茄 多功能 食用油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含有番茄红素的多功能食用油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其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番茄、西瓜、胡萝卜、红色葡萄柚等红色食物中,同时在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也广泛存在,其中血液、肾上腺、睾丸、肝脏等含量较多。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多倍,是β-胡萝卜素的2倍多;它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它还具有保护心血管、保护皮肤、延缓机体衰老等功效。但是,人和动物自身不能产生和合成番茄红素,只能从食物中获取;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物质,未经加热煮熟的番茄红素难以被人体所吸收,当番茄与植物油一起加工时,番茄红素能被最有效地吸收。因此,如果把番茄红素溶于食用油中,就能制成既能被人体有效吸收、同时又能防病治病、具有保健功能的番茄红素食用油。
番茄红素的分子式是C40H56,由11个共轭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组成,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使得番茄红素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而降解,使其降低甚至失去生理活性,并且番茄红素纯度越高其在食用油中的溶解度就越低。另外,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存在顺式和反式结构体,在天然番茄中,顺式结构与反式结构的比例约为5%∶95%,而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更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其在人体血清、淋巴、肺、肝等中的含量较高,因此,如何提高番茄红素、特别是提高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在食用油中的含量以及保存时间是制备高质量的番茄红素食用油的关键。
另外,如何在食用油中增加其它多种营养保健物质如维生素类、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使食用油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效,也是当前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大大提高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含量、并使食用油含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的含有番茄红素的多功能食用油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含有番茄红素的多功能食用油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首先去除氧化因素: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去除食用油中可能导致其氧化的空气及易挥发杂质;(二)然后加入番茄红素,并同时升温至100℃~200℃,直至番茄红素与食用油达到均匀混合状态后,再冷却至常温;(三)冷却至常温后,再加入所需的其它营养保健物质。最后,为进一步延长食用油的保存时间,可用棕色容器进行分装。
上面所述的食用油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小麦胚芽油、山茶油、玉米油、大米油、红花油、米糠油、棉籽油、橄榄油、棕榈油、核桃油。
上面所述的其它营养保健物质选自维生素类、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优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叶酸。
上面所述的升温范围为110℃~150℃。优选为115℃~130℃。
上面所述的番茄红素在食用油中的含量为0.01~70克/100克,优选为0.02~1克/100克。其它营养保健物质在食用油中的含量为0.01~500毫克/100克,优选为0.2~200毫克/100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仅工艺十分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食用油中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含量,大大延长食用油的保存时间;制得的食用油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人体就能有效地吸收其中的番茄红素及其它的营养保健成份,使人体能充分利用番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清自由基能力、以及修复细胞、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维持正常视觉及上皮组织正常形态等诸多功效,为人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取玉米油(maize oil)100克加入到可加热的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至釜底并搅拌,去除氧,然后加入番茄红素(纯度:约90%)30毫克,搅拌下升温至120-130℃,待所有番茄红素溶解后(大约需20-30分钟)。快速降温到室温,然后加入1毫克叶酸。如有不溶物质,过滤除去不溶杂质,然后使用棕色容器进行分装。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