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528.1 | 申请日: | 200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邱风;尹高纪;高宏;孙策;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9 | 分类号: | B60R21/239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7辽宁省锦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压 式帘式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在汽车上的帘式气囊,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
背景技术
帘式气囊装置安装在汽车车顶边纵梁上,在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防止乘客头部受到外部侵入物或车内硬物(例如车内的立柱)的撞击。当发生碰撞时,帘式气囊装置会通过充气装置向气袋内充气,使帘式气囊从车顶边纵梁完全展开并覆盖侧面车窗,保护乘客的头部。
现有的帘式气囊是由气袋、充气组件和固定在气袋边缘的拉带构成。在气袋内设有多个气室,气室之间是完全相互独立或是完全相互导通的,因此当气袋充满后,各个气室的压力是相同的。当乘客头部与气袋碰撞后,气室内的气压会随着乘客头部的侵入不断上升,由于气室内的气压无处释放,导致气袋的硬度逐渐增大,使乘客头部受到的反作用力增大,从而使乘客头部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气袋内部压力的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该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能够防止由于气袋内部压力过高而伤害到乘客头部,从而能更有效的保护乘员,并可扩大自身的保护区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气袋,在气袋上连接有充气装置和拉绳或拉带,在气袋内设有与充气装置连通的充气导管,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内设有高压气室和溢流气室,所述的高压气室直接与充气导管相通,在气袋内位于高压气室和溢流气室之间设有溢流通道,在溢流通道上设有隔离带。
上述的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所述的隔离带是由缝纫线缝制而成或由胶带粘接而成。
上述的自动调压式帘式气囊,所述的隔离带是由经过剪口的布料缝制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气袋内设有高压气室和溢流气室,高压气室和溢流气室通过溢流通道相连,并用隔离带隔开,当高压气室内的压力升高并达到设计压力时,气体将由溢流通道冲破隔离带进入溢流气室,降低高压气室内的压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溢流气室可以保持整个气袋内部的压力,防止气袋内部压力过度释放导致乘客接触外界碰撞物;另外溢流气室内具有一定的压力,可以对非正常坐姿的乘客或因为碰撞运动到该区域的乘客头部提供保护,增加了帘式气囊的保护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2是本发明与现有帘式气囊在工作时乘客头部受力和位移的关系比较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中:1-气袋,101-高压气室,102-溢流气室,103-溢流通道,2-充气装置,3-拉绳或拉带,4-充气导管,5-隔离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有一个气袋1,在气袋1上连接有充气装置2和拉绳或拉带3,在气袋1内设有与充气装置2连通的充气导管4,在气袋1内设有高压气室101和溢流气室102,所述的溢流气室102设在气袋1的中部,溢流气室10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溢流气室102为多个时可分别设置在在不同区域),本实施例中溢流气室102以一个为例。所述的高压气室101直接与充气导管4相通,在气袋1内位于高压气室101和溢流气室102之间设有溢流通道103,在溢流通道103上设有隔离带5,所述的隔离带5是由缝纫线缝制而成或者由胶带粘接而成或者由经过剪口的布料缝制而成,本实施例中隔离带5以缝纫线缝制而成为例。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或翻滚时,充气装置2根据车辆传递的信号进行操作,将其内部存储的气体通过充气导管4充入气袋1的高压气室101内,充气后气袋1会在车辆外围和乘客头部之间膨胀,从而保护乘客的头部。当高压气室101的内部压力因乘客的头部撞击而增加并达到设计的压力时,气体会冲破设在溢流通道103上的隔离带5,进入溢流气室102,从而降低了高压气室101的内部压力,因此能减小乘客头部撞击高压气室101所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即减小了作用在乘客头部上的力。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与现有帘式气囊在工作时乘客头部的受力和位移的关系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乘客的头部撞击气袋1的前期,因为高压气室101内的压力较大,所以乘客头部受到的力值上升较快,随着乘客头部的侵入,高压气室101内部的压力会逐渐增加,当达到设计压力时,隔离带5撕裂,高压气室101内的气体会通过溢流通道103进行溢流气室102,降低了高压气室101内部的压力,所以曲线趋于平缓,这样保证了高压气室101在碰撞前期吸收较多的能量,后期吸收较少的能量防止乘客头部受力过大,同时防止乘客的头部侵入气袋1内部过多导致头部直接撞击外部物体。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有一个气袋1,在气袋1内设有高压气室101和溢流气室102,所述的溢流气室102为一个并设在气袋1的前部,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自动售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防盗远程自助式报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