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聚乙烯醇的光敏组合物及其在印花方法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4715.9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维多利欧·贝瑞提;安琪拉·罗丝提多;摩利吉欧·史帝凡诺·盖伦波提;法兰柯·法朵里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昂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16 | 分类号: | G03F7/016;G03F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晶 |
地址: | 意大利路***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聚乙烯醇 光敏 组合 及其 印花 方法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乙烯醇的光敏组合物及其于印花方法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主要但不完全用于织物印花的旋转式印花滚筒的基于聚乙烯醇(PVA)的光敏组合物。
背景技术
光敏组合物广泛用于制备旋转式印花的滚筒及印花版(clichés);其包括由于所谓光敏化合物的作用,当曝露于具有适当波长的光(一般为紫外光)时聚合的树脂。通过仅将其上涂覆有光敏组合物的载体的部分曝露于UV光,仅使曝露的部分聚合且随后可将未聚合的部分自载体上移除以产生上墨区域。
尤其已知用于纺织品的旋转式印花领域的包含聚乙烯醇(PVA)的组合物。在旋转式印花中,所使用的印花基质,亦即在其上产生欲印花于织物上的设计的载体,由微孔金属滚筒组成。该等微孔具有允许滚筒内的墨水穿过的功能。
滚筒首先经热成形以保证截面为完全的圆形,随后脱脂(用肥皂)以清洁表面以便促进随后涂覆的光敏组合物的完全粘着。光敏组合物的作用为选择性关闭滚筒的一些孔以使得滚筒内部的墨水仅经由构成印花设计的未关闭的孔通向外部。在旋转式纺织品印花中,存在与欲沉积于织物上的颜色一样多的滚筒。
根据已知技术,用于制备用于旋转式纺织品印花的滚筒的光敏组合物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由乳液表示且另一种由敏化剂表示。将两种组分混合产生用于制备滚筒的光敏组合物。
通过刮刀将两种组分混合后,将光敏组合物展布于滚筒上且充填微孔。以每公尺15"与90"之间的速度通过上下运动(或反之)垂直地进行此操作。
接着将滚筒在25℃与35℃之间的温度下在强制通风烘箱中干燥1小时。
当具有乳液的滚筒经干燥且实质上不含湿气时,通过将欲重现的设计置于光与滚筒之间,或通过照相胶卷或通过使用喷墨技术喷蜡而将滚筒用紫外光源雕刻。
在用紫外光照射后,在环境温度下通过用水洗涤来移除(被照相胶卷或蜡)保护未受辐射的乳液。
为赋予滚筒对于印花阶段而言必需的最终耐化学机械性特征,将其在180℃-200℃的温度下处理1小时。
处理后,由于在树脂之间发生交联,因此乳液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且因此变得对于印刷糊剂及墨水的组分呈惰性。
以下为以形成光敏组合物的各种化合物的以重量计的典型组成百分比:
组分A 基于PVA及树脂的组分
聚乙烯醇(PVA)于水中的溶液 35%至55%
环氧树脂于溶剂中的溶液 10%至25%
尿素-甲醛或苯并胍胺树脂 10%至25%
于溶剂中的烷基树脂 10%至25%
颜料 0.1%至1%
添加剂(消泡剂-膨胀剂-湿润剂) 0.5%至5%
组分B 敏化剂组分
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铵 10%至20%
水 80%至90%
将组分B(敏化剂组分)以7重量%与15重量%之间的比率添加至组分A(树脂于水中的乳液/溶液)中且较佳组分B为组分A的10重量%。
聚乙烯醇充当乳化剂及保护性胶体。
在高温下处理后,聚合合成树脂具有使乳液抗印花的功能。
铬化合物的功能为使聚乙烯醇氧化且与聚乙烯醇本身形成络合物,铬以此方式使聚乙烯醇交联且因此聚乙烯醇变得不可溶。用于聚乙烯醇交联的铬化合物的效率,及因此其不溶性的效率,为已知的,且由于此原因使用该化合物。
然而,上述已知技术具有六价铬的高毒性的问题,已认识到六价铬对人类而言为致癌剂。此事实造成处理光敏组合物(A+B)及在用UV光照射后自滚筒或其它载体、容器及设备上洗掉的组合物的处置的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使用铬而产生的限制已实质上使上述基于PVA的组合物限用于纺织品的旋转式印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且提供可在不涉及如六价铬的毒性物质的情况下使用的光敏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为简化实现用于旋转式纺织品印花的滚筒的制造循环。
这些目标通过关于根据申请权利要求1表征的包含聚乙烯醇的光敏组合物的本发明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昂公司,未经凯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